出南门

送客出南门,客行苦踌躇。

前有血流地,暴尸临路衢。

借问守关兵,云是妖贼徒。

往者东西乡,啸聚如群狙。

跳梁恃山谷,根结未易锄。

潜行巧阚伺,动与鬼蜮俱。

官中急召募,捣穴将扫除。

往往禽捕之,束缚来献俘。

械系置庭下,诘问非枉诬。

每戮三审之,仁哉贤大夫。

岂不愤彼逆,终然恻其愚。

先时获游谍,揭竿枭首颅。

州人食其肉,刌剔无完肤。

嘉禾化稂莠,红紫竟乱朱。

下为人所忍,上干天所诛。

吾闻圣人教,伐恶仁之符。

一奸伏刀踬,万姓安其居。

官军北来近,此辈沟壑馀。

行者勿怆恻,黾勉慎所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出南门》是一首寓言性质的送别诗,通过描绘客行途中的险恶景象,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恶势力的批判。首句“送客出南门,客行苦踌躇”点出送别的场景,客人满心忧虑。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路上的惨状,“前有血流地,暴尸临路衢”,暗示了战乱或暴行的存在。

诗人借守关兵之口揭露“妖贼徒”的罪行,他们啸聚山林,作恶多端,难以铲除。“潜行巧觊伺,动与鬼蜮俱”形象地刻画了他们的狡猾和阴险。然而,官府采取行动,严加搜捕,对被捕者进行审讯,显示出公正和仁慈的一面。“每戮三审之,仁哉贤大夫”赞扬了官员的明智和仁德。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嘉禾化稂莠,红紫竟乱朱”,意味着好人被误为坏人,正义被混淆。最后,诗人引用圣人之教,强调以仁义伐恶的重要性,并预言官军的到来将使这些恶势力受到应有的惩罚。

整首诗以送别为引,深入剖析社会现实,既有对友人的关切,也有对社会公正的期盼,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白马祠送曾照磨领兵防龙泉寇

将军骑白马,朝出西门道。

初日射旂竿,秋风动原草。

问君此何之,鞍马甚光仪。

新承大夫命,去逐红巾儿。

笳鸣武溪曲,鞭指石州路。

手持白羽箭,却射林间虎。

深行五十里,提卒三千人。

定摧中军帐,独清西北尘。

丈夫誓杀贼,老剑耀如雪。

箫鼓城南楼,归来宴明月。

送君白马祠,因吟白马篇。

殷勤折杨柳,赠比珊瑚鞭。

形式: 古风

和全参政别王照磨至刚

惨恻壮士别,哽咽止复说。

妖尘污后土,臣子愤所切。

扬威激骁勇,振义戢顽劣。

差差战飞霜,屹屹壁立铁。

崆峒兀危倚,章水不可越。

舳舻亘缥疾,旌旆森侧叠。

熊罴方蓄锐,蛇虺政蟠结。

由来国中士,当作天下杰。

轩轩扫霾雾,炳炳揭日月。

侧闻王师至,冠盖相填接。

双江波涛急,浩荡壮心折。

往者靖四隅,屡战非小捷。

何由濯炎酷,万里洒飞雪。

永慰涂炭民,呻吟化欣悦。

形式: 古风

陪王珊克温薛益伯谦王睿王佑严焕夜宴焦瑜宅看薛舞剑分韵得深字

高树凉风下,丛兰夕露深。

宾客集高馆,遥怜当别心。

起舞出古剑,回歌罢瑶琴。

焉知夜寥阒,清赏豁烦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赠州掾李复亨

李君青原英,早辟此州掾。

遭时极艰虞,酬酢周万变。

轩昂七尺躯,磊砢出群彦。

摅词犹转丸,制胜若激电。

以兹悟贤侯,允矣获深眷。

请从去年说,从事实展转。

寇兴自淮河,焚劫遍㝢县。

仓惶蹙大府,闻者惊战眩。

我侯力区画,建义急防援。

戈矛首奋勇,城壁次修缮。

视民勿惊畏,出入兼守战。

当时筹帷幄,裨益总优衍。

慅慅西土氓,啸聚郁相煽。

侯曰往靖之,君时实在遣。

高冠晨簪笔,轻骑夕鞬箭。

落日猿狖号,石门路如线。

摧凶意已决,拥槊身独先。

我兵偶失利,蛇虺纷纠缠。

愤呼突重围,脱兔不可罥。

生还趋进讨,汛扫何捷便。

矧怀疾恶心,直道昭烂炫。

奸攘速夷戮,仇狱谢贿眩。

温温自盈拱,凿凿真百鍊。

从容就三考,著绩伟自见。

或同文子升,偶遇于公荐。

青云一攀附,腾趠超紫燕。

汉史徵循良,终言托佳传。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