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马钰的《金鸡叫》是一首寓言诗,以三髻山侗族人的生活为背景,通过他们的行为和心态,传达出深刻的哲理。首句“三髻山侗闲失笑”,描绘了一个看似悠闲的场景,但接下来的“离乡井、无愁买恼”暗示了他们可能身处异乡,没有家乡的忧虑。诗人接着指出,这些人虽然担忧他人,却忽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忧他性命无心了”。
“终日哀人,忘了自家道”进一步强调了他们过于关心他人而忽视自我修行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堪可垂钩须索钓”运用钓鱼的比喻,劝诫人们应该像钓鱼一样,耐心等待并把握自己的命运。“且不免、厮煎打炒”则意味着生活中难免会有波折,需要坚韧面对。
最后两句“耐羞耐耻频频告。谨劝贤家,早悟我金鸡叫”是诗人的直接劝诫,希望听者能忍受羞耻,及时醒悟,如同金鸡破晓,揭示真理,结束沉睡。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寓言深刻,富有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