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十三)正月十五日李黄羽司理行部过访

中州文苑旧名家,结驷相过巷路赊。

雪后初倾元夜酒,灯前已发上林花。

六条问俗推星使,两世论交感岁华。

为讯高堂容鬓好,春山谁伴采明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文人于慎行对友人吴少溪在元宵节期间来访的感慨与欢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句“中州文苑旧名家”点明了吴少溪家族在文学领域的传统地位,暗示其家族背景深厚。接着“结驷相过巷路赊”描绘了吴少溪来访时的盛况,以“驷马”形容其随从之多,侧面表现了吴少溪的显赫身份和广受尊敬的社会地位。

“雪后初倾元夜酒,灯前已发上林花”两句,通过雪后的元宵佳节饮酒赏花的场景,营造出温馨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元夜即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团圆与希望;上林花则暗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这里借以赞美吴少溪及其带来的欢愉。

“六条问俗推星使,两世论交感岁华”进一步展示了吴少溪的风度与才华。六条问俗可能是指询问民间习俗,推星使则是指天文学家,这里用以形容吴少溪不仅通晓天文地理,还关心民间生活,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物。两世论交则表达了吴少溪与于慎行之间深厚的友谊,跨越了世代的界限。

最后,“为讯高堂容鬓好,春山谁伴采明霞”表达了对吴少溪家人的关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高堂指的是父母,容鬓好意味着希望家人健康长寿;春山采明霞则寓意着追求美好的生活与未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友情、文化传承与个人修养的主题,体现了明代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十四)山中怀寄李比部沧浪

西京仙吏久分携,远道传书报每迟。

恨别无因重对酒,追欢只记旧题诗。

春留海上金光草,庆衍堂前玉树枝。

何地思君倍惆怅,山城落月梦醒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十五)怀寄玄同宗侯

春风吹梦绿云端,此际思君蕙草寒。

北海才名应振世,邺都词赋早登坛。

每从斗畔占精气,转向樊中惜羽翰。

天禄藏书如可校,青藜夜色许谁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十六)怀寄贞白宗侯

奎宿长临岱岳悬,天家今日盛才贤。

图书七略分中垒,文史三冬属少年。

鲁国诸生多避席,梁园词客半随肩。

不须别授平台简,自有灵光赋可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十七)暮春邢侍御子愿命驾过访夜谈喜赋

十五年来系梦思,轩车何意到茅茨。

探春正及花开候,对酒还当月上时。

色动青天看倚剑,寒生白雪坐论诗。

芳樽十日君休厌,眼底交情更有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