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通天岩阳行先隐处

兰楫乱奔流,笋舆出幽徼。

涧路凌高寒,晴空恣雄眺。

越彼停云冈,石势愈巉峭。

仙源湛水木,万古藏僻奥。

鬼斧亦何工,玲珑凿一窍。

硕人此盘礴,千秋俨遗庙。

仰瞻愧后尘,冥搜托前导。

更穷邃洞纡,忽讶悬崖倒。

群山青蒙蒙,惟闻猿狖叫。

既异少文游,良慰康乐好。

缅想开辟初,矫首发长啸。

待缉薜荔裳,来卧芙蓉峤。

为问岩栖僧,荒萝几人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通天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首句“兰楫乱奔流,笋舆出幽徼”以动态的兰楫与静谧的竹轿对比,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从喧嚣到幽静的旅程体验。接着,“涧路凌高寒,晴空恣雄眺”描绘了登山途中,面对寒冷的山涧,诗人却能尽情远眺,展现出一种超脱的胸怀。

“越彼停云冈,石势愈巉峭”则通过停云冈的背景,进一步强调了岩石的险峻。接下来的“仙源湛水木,万古藏僻奥”将视线引向深邃的源头,仿佛在探寻古老的秘密,充满了神秘色彩。

“鬼斧亦何工,玲珑凿一窍”一句,诗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巧妙地描绘了一处玲珑剔透的天然奇观。随后,“硕人此盘礴,千秋俨遗庙”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仿佛在一座古老的庙宇前,感受到时间的沉淀与伟人的精神力量。

“仰瞻愧后尘,冥搜托前导”表达了诗人对前人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探索之旅。接下来的“更穷邃洞纡,忽讶悬崖倒”描述了深入探索的过程,以及突然间对悬崖倒挂景象的惊讶,增加了旅途的惊险与刺激。

“群山青蒙蒙,惟闻猿狖叫”描绘了群山环绕,猿猴啼叫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野性的氛围。最后,“既异少文游,良慰康乐好”将思绪拉回现实,与古人游历的体验相比较,表达了对当前旅程的满足与喜悦。

“缅想开辟初,矫首发长啸”则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历史,想象着人类文明的起源,以及最初的呐喊。最后,“为问岩栖僧,荒萝几人扫?”以对岩栖僧侣生活的询问,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次心灵与自然、过去与现在的深刻对话。

收录诗词(1)

钱柏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汪三韩

送我南游日,传杯颇尽欢。

那知成永别,犹记劝加餐。

落木秋城暗,归舟暮雨寒。

依稀追饯处,到眼剧悲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阿玉

阿玉殊堪忆,春来见面稀。

去年方解语,临别一牵衣。

卤井黄沙路,潮滩白板扉。

昨逢邻曲道,日日望予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酬朱穆公天台见怀四韵

远愧遗荣客,深居桐柏山。

有时驾鸾鹤,游戏九峰间。

见我题名处,岩花几度斑。

因风发高唱,千里慰离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悼亡姬成去艳

春归无复见峨眉,漠漠流尘昼掩帷。

斗草尚怜扶病日,看花长记返魂时。

香消翠袖笼犹在,影暗红窗镜未移。

从此针楼愁独上,去年同制《鹊桥》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