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

蜀严好沈冥,日食止百钱。

卜筮人所轻,久之操弥坚。

君子有所贵,乃不在当年。

百世有知音,何必钟期然。

子云太区区,誉之公卿间。

卑哉益州牧,乃欲吏高贤。

岂无王侯贵,敢言不敢言。

斯道诚两得,永为后世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羽的《杂言》描绘了一位名叫蜀严的人物,他生活简朴,每日仅花费百钱,被卜筮这类职业的人视为轻贱。然而,蜀严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以世俗的眼光衡量价值。他认为君子重视的是内在品质而非外在地位,即使历经千年,只要有人理解其价值,就不必像钟子期与俞伯牙那样闻名。诗人提到杨雄(子云)虽然在公卿之间受到赞誉,但蜀严认为真正的贤者不应追求权贵的认同。作为益州牧,蜀严选择提拔贤能,尽管这可能让他在王侯贵族面前显得卑微。他明白这种公正之道,既能赢得尊重,也能长久流传于后世。整首诗赞扬了蜀严的高尚品格和坚持原则的精神。

收录诗词(512)

张羽(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十一首并序(其四)

此邦非吾土,寄迹聊在兹。

旅食何所营,亦复假耘耔。

玄夏苦霖潦,良苗奄离披。

至今畎浍间,余波渺相围。

行恐春泽盛,耕垦失其时。

共虞斯人难,岂独念吾私。

先师有遗言,耕也有时饥。

且当竭所务,天道非我知。

形式: 古风

杂诗十一首并序(其五)

昔予居南山,乐有同心人。

形迹不暂乖,栋宇复为邻。

有酒更相呼,得粟还共分。

时时榛曲中,相携采荆薪。

两贤不相猜,所贵得其真。

一朝各异路,隔涉吴与闽。

拙宦失其宜,薄责恒苦辛。

慈母抱沉忧,兴言涕盈巾。

昨者访故庐,松竹稍或存。

依依亲旧迹,戚戚感良辰。

命驾欲相求,风波限通津。

尚想古人交,俯仰愧此身。

形式: 古风

杂诗十一首并序(其六)

士有避世者,高居浙江源。

王室方横溃,斯人独高鶱。

抱琴倚衡门,清风拂朱弦。

举世莫能屈,乃独诣任延。

扫门惧为辱,尺牍情屡宣。

道义有相激,权位非所先。

周公下白屋,斯礼自古然。

区区功曹檄,何足致高贤。

形式: 古风

杂诗十一首并序(其七)

生平颇爱酒,未尝自斟酌。

一与佳宾遇,陶然不复却。

虽得一醉欢,伤生莫自觉。

况复多谬妄,空为俗所薄。

静言思利己,一止良不恶。

东邻有父老,顾我忽大噱。

与子共秃翁,忍弃手中爵。

酒为荣卫桢,多忧正相搏。

呼儿漉新酿,且复共酬酢。

醉罢各相恕,谁能责狂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