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蒲团叠膝诵南华,莲勺灯明细吐花。

客有可人期不至,邻无美酒夜难赊。

湿星酿雨愁飞雁,枯木号风怨宿鸦。

自笑不眠还不倦,城头呜咽又鸣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独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外界环境的交融。

首句“蒲团叠膝诵南华”,以“蒲团”和“南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暗示诗人正在虔诚地阅读《南华经》,寻求心灵的慰藉与智慧的启迪。叠膝的动作则进一步强调了其专注与沉思的状态。

次句“莲勺灯明细吐花”,将莲花与勺子巧妙结合,描绘了一盏明亮的灯下,莲花仿佛在绽放,营造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意境。这里不仅写出了环境的静美,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客有可人期不至,邻无美酒夜难赊”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以及因无法实现相聚而产生的遗憾。同时,“夜难赊”一词,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漫长与难以消磨的孤独感。

“湿星酿雨愁飞雁,枯木号风怨宿鸦”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通过“湿星”、“雨”、“飞雁”、“枯木”、“风”、“宿鸦”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与哀愁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自笑不眠还不倦,城头呜咽又鸣笳”两句,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虽夜不能寐,但内心却并不感到疲倦,似乎在寻找某种精神上的支撑。而“城头呜咽又鸣笳”的场景,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悲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或社会现状的忧虑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夜独坐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友情、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382)

俞德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籍贯:自号太玉山
  • 生卒年:1232~1293

相关古诗词

次韵陈登父送春有感

同谷歌残返旧蹊,园庐寂寞半蒿藜。

忧时顿觉愁如海,对客何能醉似泥。

春去春来人渐老,城南城北望犹迷。

鼓鼙一概旌旗满,何日车书混僰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臂疾示儿

臂疾浸淫骨半枯,蒲团毯被学跏趺。

宋清药券偿未了,司业酒钱来便无。

湖海飘零销壮志,风霜荏苒上吟须。

征辽挟矢知无分,老向新丰倩汝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閒居遣兴

数间破屋玉川家,纱帽笼头自煮茶。

万卷图书三尺剑,半窗风雨一池蛙。

诗情寂寞腹无稿,老态浸寻眼有花。

鼎鼎百年成底事,醉乡端的是生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陈登父中秋游古竹院韵

閒过竹院听华严,结愿清香发旧奁。

灏气半空浮桂魄,凉风三径拂松髯。

酒阑野兴归长笛,吟罢秋声落短檐。

终日昏昏真醉梦,几时游屐更苔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