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其二)自后圃晚步湖上

小院雨新晴。初听黄鹂第一声。

满地绿阴人不到,盈盈。一点孤花尚有情。

却傍水边行。叶底跳鱼浪自惊。

日暮小舟何处去,斜横。冲破波痕久未平。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翻译

小院在雨后刚刚放晴,我首次听见黄鹂的鸣叫。
满地都是绿荫,人迹罕至,只有那一朵孤独的花还在绽放着柔情。
我沿着水边漫步,看到鱼儿在树叶下跳跃,它们自己也因这动静而吃惊。
天色渐晚,小舟将往何处?它斜斜地横在水面,激起的波纹久久未能平息。

注释

小院:指庭院。
新晴:雨后放晴。
黄鹂:一种鸟,叫声清脆。
第一声:首次听到的声音。
绿阴:绿色的树荫。
盈盈:形容花朵娇艳或液体清澈。
孤花:单独的一朵花。
有情:富有情感,这里指花儿依然盛开。
傍:靠近。
水边:河边。
跳鱼:跃出水面的鱼。
浪自惊:鱼儿被自己的跳跃动作惊扰。
日暮:傍晚。
小舟:小船。
何处去:要去哪里。
斜横:倾斜地停泊。
冲破波痕:激起的波纹。
久未平:很长时间没有平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小院的宁静美景。雨新晴,初听黄鹂第一声,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满地绿阴,人迹罕至,只有偶尔的一朵孤花尚存留着情思,它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或者是对周围环境产生了某种情感共鸣。

诗人却选择沿水边行走,这里的意境恰似江南水乡的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叶底跳鱼浪自惊,则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生动活力和生命力的强烈展现。

日暮时分,小舟何处去?这一问,带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迷茫。斜横的画面设定,更增添了诗句中的深远意境。而冲破波痕久未平,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或许是对过去某些事物或记忆的一种触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小院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切感悟和一种淡泊名利、超然世俗的情怀。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其一)池亭新成晚步

浅碧蘸鳞鳞。照眼全无一点尘。

百草千花都过了,初新。翠竹高槐不占春。

歌啸堕纶巾。午醉醒来尚欠伸。

待得月明归去也,青蘋。更有凉风解送人。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真]韵

南歌子.是日微雨,过午而霁,晚遂月出,次刘无言韵

雨惜山容敛,云矜棹影开。忽看霁色射林隈。

为问湖亭清影、为谁来。尽洗归时路,重倾醉后杯。

未应霜雪遽相催。留得佳期犹在、共徘徊。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歌子.四月二十六日集客临芳观

麦陇深初转,桃溪曲渐成。绿槐重叠午阴清。

更有榴花一朵、照人明。画栋清微暑,疏帘入晚晴。

请君坐待縠纹平。看取红幢翠盖、引前旌。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点绛唇(其三)丙辰八月二十七日雨中与何彦亨小饮

山上飞泉,漫流山下知何处。乱云无数。

留得幽人住。深闭柴门,听尽空檐雨。秋还暮。

小窗低户。惟有寒蛩语。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