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杂咏十首(其三)

当涂既衰典午起,贼臣劝进纷如蚁。

就中曾有琅琊王,天寒叩冰冰跃鲤。

当时不肯拜晋王,今日公然屈膝矣。

荃蕙为茅鸾为鸮,谁道忠臣必孝子。

吁嗟乎,陈情令伯亦如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清代王士元的《读史杂咏十首(其三)》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描绘当涂衰落之际,琅琊王司马睿在乱世中的抉择,讽刺了时局变迁和人物忠诚度的转变。首句“当涂既衰典午起”暗指东晋初年,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朝,而“贼臣劝进纷如蚁”则形象地描绘了权臣们的拥戴与逼迫。

琅琊王司马睿在寒冷天气中“天寒叩冰冰跃鲤”,象征他坚毅不屈的性格。然而,“当时不肯拜晋王”表现了他的犹豫和坚守,与后文“今日公然屈膝矣”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他在形势逆转后的妥协。

诗中以“荃蕙为茅鸾为鸮”比喻忠臣变节,暗示即使像陈情令伯这样的名臣,也未能始终如一地保持忠贞。最后的“吁嗟乎”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人心易变的感慨。

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具有深刻的道德警示意义。

收录诗词(12)

王士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杂咏十首(其四)

少岁读诗书,齿斤齿斤恣诋訾。

续经颇怪文中子,论易颇轻王辅嗣。

两人死时犹少年,著述煌煌已如是。

男儿一事无成身已老,试问何者可人意。

古之人,勿轻议。

形式: 古风

偶感

结发诵诗书,昂昂驹千里。

同学多少年,半笑青云裹。

嗟予独何为,揶揄惭路鬼。

登楼一长啸,万里悲风起。

买臣穷负薪,少陵艰拾梠。

咄咄复何言,古来共如此。

形式: 古风

青神舟中(其一)

扁舟遥指鸭婆潭,十里潆洄水蔚蓝。

一片楼台烟雨里,分明风景似江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青神舟中(其二)

溪上人家槿作篱,侧生露叶与风枝。

恨余此日来偏早,不得轻红擘荔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