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词《徐太夫人挽词》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通过对徐太夫人的追思与缅怀,展现了其德高望重、影响深远的一生。
首句“自昔勋名地”,开篇即点出徐太夫人一生功勋卓著,名声显赫之地。接下来,“其来岂偶然”一句,表达了对徐太夫人非凡成就非同寻常的赞叹,暗示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必然的结果。
“天将开尔后,地必赖乎前。”这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徐太夫人如同天地间不可或缺的存在,预示着她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燮理归元宰,丹青忆象贤。”这里赞扬了徐太夫人在治理国家、教化百姓方面的卓越才能,以及她如同古代贤臣一般,为后人所铭记和怀念。
“封君今不作,内则古谁肩。”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徐太夫人去世的哀痛之情,同时也强调了她在家族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接下来的几句,如“玉润光韬璞,珠辉朗在渊”等,运用了比喻手法,赞美了徐太夫人品德的高尚与智慧的深邃,如同美玉与明珠般珍贵。
“梅仙隐当市,冀缺馌归田。”这两句以历史人物梅仙和冀缺为例,进一步强调了徐太夫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榜样作用,以及她对家庭和农业的贡献。
“业贫春务早,劝读夜镫悬。”通过描述徐太夫人在贫困中仍坚持教育子女,夜晚借灯读书的情景,展现了她的坚韧与智慧。
“豹隐文常炳,鸡鸣戒独先。”这两句以动物的习性为喻,赞扬了徐太夫人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及她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壁经曾口授,奥义有心传。”表明徐太夫人不仅亲自传授知识,还深入浅出地讲解深奥的道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方绩朝文伯,遗文泣马迁。”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徐太夫人文学才华的敬仰,以及她作品的影响力。
“国风诗第一,曲礼目三千。”这两句高度评价了徐太夫人的文学成就,认为她的作品在国风中占据首位,且其著作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振迅当云路,胚胎自木天。”这两句以飞翔的云和生长的树木为喻,赞美了徐太夫人思想的广阔与深远,以及她对后世的启迪作用。
“两朝资亮弼,四海入陶甄。”通过描述徐太夫人在两个朝代都受到重用,以及她的影响力遍及四方,进一步强调了她的政治智慧和影响力。
“籯岂须金贻,厅惟可马旋。”这两句以物品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徐太夫人品德和智慧的赞赏,认为她的价值远超过物质财富。
“义田文正在,学舍孟家联。”通过描述徐太夫人设立义田、建立学舍,以及与孟子家族的联系,展现了她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贡献。
“内阁流新宠,南阳表旧阡。”这两句通过描述徐太夫人在朝廷受到新宠,以及在家乡留下纪念,表达了对她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肯定。
“构材存朴斲,口泽在杯棬。”通过描述徐太夫人在建筑和日常用品上体现的朴素风格,以及她言传身教的影响,进一步强调了她的生活哲学和道德品质。
“图像青冥里,佳城罨画边。”这两句描绘了徐太夫人墓地的美丽景象,以及她形象被永久保存,表达了对她的尊敬与怀念。
“独山愁寂寂,百渎恨溅溅。”这两句以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徐太夫人去世后的哀伤之情,以及对她的怀念。
“已睹封如斧,谁当笔似椽。”这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徐太夫人生前成就的赞誉,以及对她身后无人能及的遗憾。
最后,“他年青史上,康子合同编。”这两句展望未来,希望徐太夫人及其子孙后代的名字能够载入史册,共同书写历史的篇章。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深情地回顾了徐太夫人的一生,从她的品德、智慧、成就到对后世的影响,全方位地展现了她作为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与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