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偶成

乘兴篮舆竟出关,故园重见一开颜。

镜鸾莹彻冰中水,僧衲斓斑雪后山。

已许梅花供胜赏,更邀酒子伴清閒。

明朝未忍为归计,猿鹤方兹喜我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此诗《山间偶成》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描绘了诗人乘兴出游,重游故园的喜悦之情。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联“乘兴篮舆竟出关,故园重见一开颜”,开篇即点明诗人兴致勃勃地乘坐篮舆出游,终于再次见到熟悉的故园,心情大悦。这里通过“乘兴”二字,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出游时的愉悦心境,而“重见”则表达了对故园的深厚情感。

颔联“镜鸾莹彻冰中水,僧衲斓斑雪后山”,进一步描绘了故园的自然风光。诗人将湖面比作镜子,映照着清晰的倒影,如同鸾鸟般美丽;山上的僧人衣裳在雪后显得斑斓多彩。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景物的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颈联“已许梅花供胜赏,更邀酒子伴清閒”,转而写到诗人与梅花的相遇,以及邀请朋友一同享受清闲时光的情景。梅花作为冬日的使者,象征着高洁与雅致,诗人将其视为佳肴,与友人共享,体现了生活的诗意与情趣。

尾联“明朝未忍为归计,猿鹤方兹喜我还”,表达了一种留恋与不舍的情感。诗人似乎在思考明日是否真的要离开,此时的猿猴与仙鹤都似乎因他的归来而感到欢喜。这一联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友情与生活乐趣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深情眷恋,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珍视。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宋诗中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务观游四明洞天

风烟偶尔属吾邦,个个松筠耸碧幢。

奎画百函龙作卫,云岑四面石为窗。

水边自喜陪振鹭,篱外从渠有吠厖。

多谢故人迂五马,清谈剔尽几银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与东湖寿老

乞得西湖养病身,小园真隐谩颐真。

已将竹院舍幽客,更筑乡畦招可人。

茗碗昼看花坠影,吟窗夜与月为邻。

清凉境界天家予,自是全无一点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走笔次韵吴判院

世态螳螂谩捕蝉,谁知富贵本由天。

但令册府荷冰鉴,何必熏炉拥燧烟。

一曲赐来成别墅,百杯赢得吸晴川。

可人过我谈名理,月到纱窗兴欲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竹院昙老病目寄诗索和走笔次韵

平生双眼只观书,今日休分紫夺朱。

青白泯然从客至,席阶及也要人扶。

丹砂伫使清明在,金屑应嫌计策疏。

幸有铄迦全透顶,不妨洞见混元初。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