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泄山三学院十题(其九)祷雨潭

尝闻越邑民,祷雨碧岩畔。

神龙如有期,为霖通旱暵。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翰]韵

翻译

我曾听说越地的百姓
在青翠的岩石边祈求下雨

注释

尝闻:曾经听说。
越邑民:越地的百姓。
祷雨:祈求下雨。
碧岩畔:青翠的岩石边。
神龙:象征着龙神或降雨的神灵。
如有期:如果应许。
为霖:带来雨水。
通旱暵:缓解干旱。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僧人释咸润在越地(今浙江一带)的五泄山中,目睹百姓在碧岩边祈祷下雨的情景。诗人以“尝闻”起笔,暗示了这是一个常见的民间习俗,反映出当地人民对雨水的期盼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接着,“神龙如有期”运用了龙潭求雨的传统神话,象征着人们相信神灵会应许他们的祈愿,带来甘霖解除旱情。“为霖通旱暵”直接表达了对及时雨的渴望,干旱的天气(旱暵)亟待雨水的滋润。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描绘民众与自然神灵之间的互动,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农业生产的依赖以及人们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怀和对大自然力量的崇敬。

收录诗词(10)

释咸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泄山三学院十题(其六)石门

双峰起云际,髣髴五侯门。

烟霞锁不开,曾无车马奔。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五泄山三学院十题(其七)石屏

峭石状危屏,截断诸峰青。

白云触不飞,仙掌空遗名。

形式: 五言绝句

五泄山三学院十题(其五)石鼓

巨石平如掌,天然状鼙鼓。

击之还有声,分明含太古。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麌]韵

五泄山三学院十题(其四)龙井

寒井深无极,人谓藏虬龙。

尝闻救炎旱,丝雨洒长空。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