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清操

台有柏,阴阴兮,皇鉴在上昭临兮。

柏之阳,维我之堂。我激我扬,曷我人弗臧。

雪斯川矣,月斯渊矣。匪渊匪川,维我游之天矣。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双清操》由明代诗人边贡所作,通过深邃的意象和哲理性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台有柏,阴阴兮”,开篇以“台”为背景,点出“柏”的存在,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庄重的氛围。“阴阴兮”则描绘了柏树茂密、遮蔽阳光的景象,给人一种深沉、内敛的感觉。

“皇鉴在上昭临兮”,诗人借“皇鉴”(即帝王的明察)来象征高远的道德标准或宇宙真理,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向往和追求。“昭临”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力量如同阳光般普照万物,启示人们应遵循正道。

“柏之阳,维我之堂”,进一步将“柏”与“我”联系起来,暗示“我”(诗人自己)如同柏树一般,屹立于道德的阳面,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堂”。这里,“堂”可以理解为心灵的居所,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坚定。

“我激我扬,曷我人弗臧”,诗人表达了自我激励、自我提升的决心,同时也对那些背离正道的人提出了质疑,表现出对道德沦丧现象的批判态度。

“雪斯川矣,月斯渊矣”,这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以“雪”和“月”分别象征纯洁和光明,以此比喻道德的纯净与光明,同时也暗含时间流逝、事物变迁的哲理。

“匪渊匪川,维我游之天矣”,最后两句将主题升华至更高的境界,指出真正的自由与解脱并非外界的物质世界所能给予,而是内心达到道德与智慧的高峰,如同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不受任何束缚。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人性以及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次杜工部秋雨叹韵柬希尹(其一)

睡起山厨湿烟白,堆盘忽见红蟹鲜。

狂夫对此兴不浅,恰值床头无酒钱。

檐雨霏霏暮声急,蓬头独倚阑干立。

美人可望不可攀,閒诵枯鱼过河泣。

形式: 乐府曲辞

次杜工部秋雨叹韵柬希尹(其二)

径荃篱菊寒缤纷,半紫半黄花似云。

若令此物混桃李,虽有贞固何由分。

华阳老人头半黑,坐对幽芳三叹息。

屈平元亮今不逢,莫向西风论价值。

形式: 乐府曲辞

次杜工部秋雨叹韵柬希尹(其三)

吁嗟屋漏不可数,四壁颓墙少完堵。

自缘物候近重阳,怪底满城终日雨。

城南山寺风且寒,欲往只愁行路难。

伏枕高歌夜不寐,床头酒壶旬日乾。

形式: 乐府曲辞

桐江水为王推官赠别

桐江水,深几许。司刑来,使旌举。

夹岸垂青杨,豺狼化田鼠。洞江水不可泳以游。

司刑击兰楫,骇浪成安流。

司刑匣中三尺铁,隐隐星光淬鸡血。

鼠移巢窟,龙失其波,桐江桐江奈乐何。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