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汉主召子陵,归宿洛阳殿。
客星今安在,隐迹犹可见。
水石空潺湲,松篁尚葱茜。
岸深翠阴合,川回白云遍。
幽径滋芜没,荒祠幂霜霰。
垂钓想遗芳,掇蘋羞野荐。
高风激终古,语理忘荣贱。
方验道可尊,山林情不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之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高洁品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对严陵祠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古人的敬仰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
“汉主召子陵,归宿洛阳殿。”开篇即点明历史背景,汉武帝曾召见隐士子陵,但子陵不为荣华所动,选择归隐,这里用来映衬诗人对于名利的态度。
“客星今安在,隐迹犹可见。”表达了对古人遗迹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即便时光流转,但依稀可以感受到那些隐士们曾经留下的痕迹。
“水石空潺湲,松篁尚葱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山林间清幽静谧的氛围,以及植物生长繁茂的情状,反映出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和融入其中的心境。
“岸深翠阴合,川回白云遍。”更进一步渲染了山水之间的美丽景色,岸边树木郁郁葱葱,河流蜿蜒曲折,云朵飘逸,营造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幽径滋芜没,荒祠幂霜霰。”诗人走在幽深的小路上,小径被杂草所覆盖,荒废的祠堂积满了霜雪,这些景象都透露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力量。
“垂钓想遗芳,掇蘋羞野荐。”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提起钓线,思索着古人的高尚品格,而自己则是在野外采集草药,既表达了对先贤的怀念,也流露出自己的谦逊态度。
“高风激终古,语理忘荣贱。”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那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是历久弥新,不受外界荣辱影响的。
“方验道可尊,山林情不变。”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道德真理的探索和肯定,以及对山林自然的深厚情感,这些都是他内心所坚守的,不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改变。
不详
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祠堂小水滨。
行客谩陈三酎酒,大夫元是独醒人。
生死谁能免,嗟君最可怜。
幼男犹在抱,老母未终年。
为复冥徒任,为当命合然。
设将泉下事,时向梦中传。
法雨震天雷,祁山一半颓。
鳞鳞碧玉色,寂寂现如来。
缧髻从烟合,圆光满月开。
从兹一顶谒,永劫去尘埃。
洞庭正波蘋叶衰,岂是秦吴远别时。
谢君箧中绮端赠,何以报之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