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王伯修见寄(其二)

数间茅屋倚巑岏,莫道天宽地亦宽。

孙子啸馀山寂寂,阮生哭后路漫漫。

扶摇万里非吾事,栖息一枝聊自安。

羡尔龙潭宾主好,牙签插架日同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赵汸的诗《次韵答王伯修见寄(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首句“数间茅屋倚巑岏”展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简朴与山势的峻峭,暗示了他淡泊的生活态度。接下来,“莫道天宽地亦宽”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志向未展。

“孙子啸馀山寂寂,阮生哭后路漫漫”运用典故,孙子指孙登,阮生暗指阮籍,通过他们的故事,寓言自己在世事变迁后的落寞与人生道路的艰难。诗人感叹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只能在平凡中寻求安宁。

“扶摇万里非吾事,栖息一枝聊自安”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脱,选择在平凡生活中找到自我安顿。最后两句“羡尔龙潭宾主好,牙签插架日同看”,诗人羡慕友人王伯修能与书籍为伴,过着宁静的读书生活,流露出对友情和知识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52)

赵汸(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汪仲鲁

短语长言总勿疑,相交动是隔年期。

坐来竹雨初晴定,看到松云欲尽时。

雪后孤芳谁复惜,空中灵响妙难思。

山花满眼春将半,莫厌从容步履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阆峰秋兴

岭峭崖倾径往还,药囊书卷一窗间。

神鸦喜日朝争树,山鬼依人夜撼阛。

露重无霜林果熟,云凝不雨洞雷閒。

莫嫌岩穴多殊异,天遣沈疴此闭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除夕

守岁虽名岁不留,停杯谩与数更筹。

艰危作客岂今夕,隐约依人非昔游。

乱后亲交难会合,春来书札莫沈浮。

开怀预卜风光好,随处莺花得自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省古逸汪先生墓

百年高兴太平时,丧乱空馀死后悲。

烟草已墟颜氏巷,云山犹写杜陵诗。

饮冰食蘖老逾壮,锻铁椎金幼已奇。

赖有诸孙营葬地,清风谁镌首阳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