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及之以所种荔枝结实招饮不及赴以诗谢之

闽谱余尝第状元,年来虽见仅名存。

贡存天宝犹徒扰,赋似相如亦妄论。

每羡朝阳私沃壤,正愁秋雨妒芳樽。

绛衣玉质今何夕,照我西归十二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我曾在福建的科举考试中获得状元,近年来虽然名声仍在,但已少见。
贡品在天宝年间也只是徒增纷扰,我的才华像司马相如那样被过分评价。
我常羡慕那些朝阳照耀下的肥沃土地,却忧虑秋雨会嫉妒美酒的芬芳。
那身红衣白玉般的品质如今在何处,照亮我西归的道路,经过那十二座轩窗。

注释

闽谱:福建的科举考试记录。
状元:科举考试的第一名。
仅名存:名声仍然存在,但很少见到。
贡存:进献的物品或人才。
天宝:唐朝的一个年号。
徒扰:无谓的纷扰。
赋似相如:才情如同司马相如。
妄论:过分的评价。
朝阳:清晨的阳光。
沃壤:肥沃的土地。
秋雨:秋天的雨水。
芳樽:美酒。
绛衣玉质:形容美好的品质。
今何夕:如今在何处。
西归:向西返回。
十二轩:可能指十二座窗户或住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的作品,题为《朱及之以所种荔枝结实招饮不及赴以诗谢之》。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评价朱及之的荔枝,表达了对朋友佳果的羡慕和未能亲尝的遗憾。

首句“闽谱余尝第状元”表明诗人曾有科举得意的经历,将荔枝比作状元,暗示其珍贵。然而,“年来虽见仅名存”则流露出时光荏苒,荔枝虽好,但人事变迁,只剩名号留存。

“贡存天宝犹徒扰,赋似相如亦妄论”两句,诗人批评了天宝年间荔枝贡品的扰民之举,认为即使如司马相如那样的才子赞美荔枝,也显得不切实际。这里寓含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每羡朝阳私沃壤,正愁秋雨妒芳樽”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朱及之能亲手种植并享受荔枝的羡慕,同时担忧秋雨可能会影响荔枝的品质,如同嫉妒美酒的人。

最后两句“绛衣玉质今何夕,照我西归十二轩”感慨万分,诗人想象着那鲜艳如美女的荔枝,照亮他西归的路途,表达了对友人佳酿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荔枝为媒介,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借以抒发人生的感慨和对时事的见解。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陈益之韵戏呈汪守充之

雨过山新沐,风平水漫流。

移尊来选胜,立马步通幽。

春在桑麻坞,香团橘柚州。

从君诗有律,还我酒无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奉酬丁少詹见过同游仙岩遇雨而别

佳人何似似江梅,邂逅梅阴共举杯。

欲与溪山成胜话,却因风雨得空回。

新诗报我春乘兴,小径从今日扫埃。

自是衰迟愁独立,敢论名字望朋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奉酬方辉先

也知朝士愧山林,猿鹤相怀怨亦深。

屈指落花年荏苒,断魂凋鬓日侵寻。

向来相与期何事,老去谁能会此心。

多谢故人重话旧,独怜志古定遗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奉酬徐一之送菊

桂丛兰畹悄无哗,但有哀鸿天一涯。

节物更谁知白发,交情于此见黄花。

声名独立空秋际,香色平铺与露华。

南雅未收骚致意,骚人应欲补诗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