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罗敷媚》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傅熊湘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夜静谧、月色朦胧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绪。
首句“夜深灯烬花犹落”,以“夜深”点明时间,夜晚的寂静与灯火的微弱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幽暗而宁静的氛围。“花犹落”则暗示了季节的更迭,或许是在秋天,花儿在夜风中轻轻飘落,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这一句通过视觉形象,勾勒出一幅深秋夜晚的景象。
接着,“月晕微阴”进一步渲染了夜色的朦胧与神秘,月光被淡淡的云层所遮挡,形成一圈圈的月晕,给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郁的感觉。这种景象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绪波动。
“默坐沈沈”描绘了诗人的动作与状态,他静静地坐着,周围一片沉寂,没有声音打破这份宁静。这种孤独的场景,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深邃与寂寞。
“时听空阶蟋蟀吟”则将诗人的注意力引向了外界的声音——蟋蟀的鸣叫。在寂静的夜晚,这细微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为整幅画面增添了生命的气息。同时,这也成为诗人情感抒发的一个契机,通过自然界的声响,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其中。
“閒愁閒恨都无著,漫抚瑶琴。没个知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这无人能懂的闲愁与闲恨面前,诗人只能独自抚琴,寻求一丝慰藉。然而,即使琴声悠扬,也难以找到真正的知音,这无疑加重了诗人的孤独感与无奈之情。
“负却悲秋一片心。”最后,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秋天的哀伤与感慨。秋天的到来,往往伴随着万物凋零,引发人们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深深思考。诗人将自己对秋天的悲叹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触动人心。
综上所述,《罗敷媚》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孤独、愁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夜晚场景,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