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道中四首(其一)

身随符檄塞垒,家与琴书邺都。

白酒清谈忆汝,黄花佳节愁予。

形式: 六言诗

翻译

我随军令奔波在边塞前线,家中事务全托付给琴书陪伴在邺都。
在清冷的白酒和闲聊中,我怀念着你,而在菊花盛开的佳节,我却倍感忧愁。

注释

身:身体。
随:跟随。
符檄:军令。
塞垒:边塞前线。
家:家庭。
与:和。
琴书:琴棋书画(这里泛指文化生活)。
邺都:古都,此处可能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白酒:清酒。
清谈:闲聊。
忆汝:怀念你。
黄花:菊花。
佳节:美好的节日。
愁予:使我感到忧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滨州道中四首(其一)》。诗中,诗人以个人的行迹为线索,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身随符檄塞垒"描绘了诗人因公务而奔波于边塞军垒的场景,显示出他的责任和使命;"家与琴书邺都"则寄托了他对家中宁静生活的怀念,以及对书籍和音乐的热爱。"白酒清谈忆汝"通过想象与亲人共饮清酒、畅谈的温馨画面,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黄花佳节愁予"则借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表达了在异乡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深深挂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和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题惠崇画四首(其四)冬

天高霭霭云昏,江阔霏霏雪繁。

渚下鸭方远泛,枝间雀不闻喧。

鄙夫此志相依,生涯稊稗同微。

欲具沙边短艇,波涛岁晚人稀。

形式: 六言诗

一丛花(其三)再呈十二叔

飞凫仙令气如虹。脱屐向尘笼。

凌烟画像云台议,似眼前、百草春风。

盏里圣贤,壶中天地,高兴更谁同。

应怀得隽大明宫。无事老冯公。

玉山且向花间倒,任从笑、老入花丛。

三径步馀,一枝眠稳,心事付千钟。

形式: 词牌: 一丛花

一丛花(其一)谢济倅宗室令郯送酒

王孙眉宇凤凰雏。天与世情疏。

扬州坐上琼花底,佩锦囊、曾忆奚奴。

金盏醉挥,满身花影,红袖竞来扶。

十年一梦访林居。离缺重踯躇。

应怜肺病临邛客,寄洞庭、春色双壶。

天气未佳,梅花正好,曾醉燕堂无。

形式: 词牌: 一丛花

一丛花

东君密意在花心。飞雪戏妆林。

多情定怪春来晚,故穿花、千点深深。

烟柳上轻,风丝漫袅,楼阁晚还阴。

雕梁双燕悄来音。帘幕镇沈沈。

西城未有花堪采,醉狂兴、冷落难禁。

应约万红,商量细细,留向未开寻。

形式: 词牌: 一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