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的《潘去华应召北上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潘去华即将北上应召的感慨与期待。
首句“年来谏苑厉谈锋”,描绘了潘去华在谏苑中以犀利言辞谏议朝政的情景,暗示了他作为谏官的责任与担当。接下来,“此去应传白简封”则预示着潘去华此行将带着朝廷的信任与使命,传递出一种庄重而重要的氛围。
“禹鼎岂容潜罔两,虞庭端合让夔龙”两句,运用典故,以禹鼎象征国家的稳定与权威,以夔龙比喻贤能之士,表达了对潘去华才能的肯定和对其在国家治理中作用的期许。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政治局面的反思,希望贤才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金门不少偷桃辈,玉烛难调卖菜佣”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金门象征权力中心,偷桃辈比喻那些不择手段追求私利的人;玉烛代表和谐与秩序,卖菜佣则是普通百姓的形象。这两句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以及对贤才治国理念的向往。
最后,“别后有怀那可尽,逢人休遣尺书慵”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潘去华离别的不舍与思念,同时也鼓励他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不要忘记传递信息,保持联系。这种情感的流露,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事业的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还蕴含了对国家治理、人才任用以及社会公正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道德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