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去华应召北上二首(其二)

年来谏苑厉谈锋,此去应传白简封。

禹鼎岂容潜罔两,虞庭端合让夔龙。

金门不少偷桃辈,玉烛难调卖菜佣。

别后有怀那可尽,逢人休遣尺书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的《潘去华应召北上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潘去华即将北上应召的感慨与期待。

首句“年来谏苑厉谈锋”,描绘了潘去华在谏苑中以犀利言辞谏议朝政的情景,暗示了他作为谏官的责任与担当。接下来,“此去应传白简封”则预示着潘去华此行将带着朝廷的信任与使命,传递出一种庄重而重要的氛围。

“禹鼎岂容潜罔两,虞庭端合让夔龙”两句,运用典故,以禹鼎象征国家的稳定与权威,以夔龙比喻贤能之士,表达了对潘去华才能的肯定和对其在国家治理中作用的期许。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政治局面的反思,希望贤才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金门不少偷桃辈,玉烛难调卖菜佣”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金门象征权力中心,偷桃辈比喻那些不择手段追求私利的人;玉烛代表和谐与秩序,卖菜佣则是普通百姓的形象。这两句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以及对贤才治国理念的向往。

最后,“别后有怀那可尽,逢人休遣尺书慵”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潘去华离别的不舍与思念,同时也鼓励他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不要忘记传递信息,保持联系。这种情感的流露,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事业的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还蕴含了对国家治理、人才任用以及社会公正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道德理想。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赠周山人(其一)

长安蹀躞共芳尘,冉冉回惊十五春。

相见俱怜玄鬓改,故知敢谓白头新。

袖中锦字愁漫灭,海上渔竿羡隐沦。

便欲拂衣从汝去,已教人制白纶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周山人(其二)

子云今喜有童乌,玄就何妨毂未朱。

日月尽教柯自烂,烟波且与钓为徒。

谁从门外轻题凤,我亦江东久忆鲈。

此去故山元不远,扁舟可许结盟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再过江心

片石天开海上矶,群仙宫阙俨相依。

璇题下照鲛人室,银汉遥支织女机。

飞鸟衔巾春信到,游鱼吹浪晚潮归。

端居不作临渊羡,日日淩波访水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玉介园主人预约元夕张灯园中邀月觞梅花是日雨雪大集薄暮忽开霁返照与红梅交映光射檐牖若张锦然酒数行月从华盖树杪飞入杯中舞影满地宾主尽欢极夜而罢纪之以诗

朝来四野雪霏霏,不谓名园得晚晖。

明月忽移游客影,繁花争妒丽人衣。

歌残银漏声相续,舞落金绳醉未归。

灯散酒醒推户起,同云如旧蔽天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