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佛碑

天花堕虚空,平地忽三尺。

异哉西方神,现此水精域。

胎非托摩耶,意叵劳刻画。

乃瞻白玉相,安用黄金饰。

一洗热恼心,悉依清净力。

红日起扶桑,终焉化无迹。

其无本非空,其有亦非色。

君看东逝波,沧海不可测。

我来凤凰溪,古寺久荆棘。

摩挲雪佛碑,碑断字莫识。

金石亦已坏,况非金石质。

万事等泡影,感之三叹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程本立的《雪佛碑》描绘了一幅神秘而深沉的画面。首句“天花堕虚空”以奇特的比喻开启,暗示着某种超凡的景象降临。接下来,“平地忽三尺”描绘了地面突然隆起,象征着佛法的显现。诗人赞叹“异哉西方神,现此水精域”,表达了对佛像的惊奇和崇敬。

“胎非托摩耶,意叵劳刻画”揭示了佛像并非人间之作,而是精神世界的体现,无法用言语或雕刻来完全表达。“乃瞻白玉相,安用黄金饰”赞美了佛像的纯净本质,强调内在的神圣而非外在的奢华。

“一洗热恼心,悉依清净力”表达了佛像能洗涤人心中的烦恼,带来内心的平静与净化。随后,“红日起扶桑,终焉化无迹”以日出东方的自然景象,寓意佛的教化深入人心,最终不留痕迹。

“其无本非空,其有亦非色”进一步阐述了佛教的空性观念,即一切皆是幻象,无固定实体。“君看东逝波,沧海不可测”借海水的深邃比喻佛法的深奥难测,令人深思。

最后,诗人感慨“我来凤凰溪,古寺久荆棘”,描绘了古寺的荒凉,暗示佛法虽久远,但历经沧桑。摩挲雪佛碑时,“碑断字莫识”,金石已毁,更显历史的无情。诗人感叹“万事等泡影,感之三叹息”,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如梦幻泡影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佛法永恒价值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275)

程本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商潜戴圭

钓泽可物色,力田亦名科。

畴云山林士,不为汉网罗。

有客善沉晦,古镜垢弗磨。

行货区寰中,远游笑且歌。

驱车大行坂,捩柁扬子涡。

烟涛接溟涬,空翠亘嵯峨。

险途亦良苦,胜览不既多。

治生各有术,藏器心靡他。

人疑望市利,尔自乐天和。

得酤百钱酒,辄便两颊酡。

乾坤一睥睨,万物如尔何。

我昔岩壑居,幽期结云萝。

今悲白黑染,岂幸青紫拖。

夷门官舍冷,愧尔频来过。

将诗勿浪传,为我自吟哦。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过黑石渡

邙山障黄河,洛水崩黑石。

方舟载车马,烟雨行人立。

我昔将王命,北渡祠河伯。

兹来复轺传,观者笑曾识。

圣君禹功齐,神龟当复出。

形式: 古风

出洛阳城

挽车上天津,伊阙当我前。

连峰左右起,奔走相后先。

古来五岳内,嵩高极中天。

仪形正四表,襟带流三川。

河山固王室,岂直金城坚。

汉业此中兴,周都见东迁。

壮游快一览,遗迹悲千年。

颓垣旧谁筑,野蔓凄朝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惠云塔

老禅西来兜率宫,金昙舍利开芙蓉。

平地起作宝光相,七级上凌天九重。

摩尼顶珠现穹碧,丹霞掩映鸡足峰。

八窗玲珑悬皎月,层栏翠滑扶神龙。

我欲乘虚求帝释,云梯高峻红尘隔。

檐铃停语寂籁冷,白鹤飞下苍烟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