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龟山白禅老兼简杨居士介

汴尾望龟山,人烟了可数。

长淮断日风,浩若千里阻。

舟无百石载,两腋忧双橹。

鹢首荡颓波,中流几翔舞。

维梢迫曛暮,坎坎禅林鼓。

曳锡辱来过,依然识眉宇。

青荧灯火畔,再得亲软语。

多惭晚闻道,忠义夙自许。

刚肠愤激际,赤手搏豺虎。

过壮缠百痾,馀生托儿乳。

羸躯假缓死,岂复胜冠组。

会约子云孙,西岩两庵主。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汴水尾眺望龟山,人烟稀少几乎数得清。
长淮江面风起,如同千里大阻隔。
船小不足百石重,担心双桨难以驱动。
船头轻摇于颓波之中,仿佛在江心翩翩起舞。
夕阳西下,禅林中的鼓声回荡。
僧人拖着锡杖来访,仍能辨识你的容貌。
在灯火微光下,再次听到你温柔的话语。
深感晚学道,早年便以忠义自许。
在愤怒激昂之时,赤手空拳面对强敌。
壮志未酬身先老,余生寄托于儿女。
虚弱之躯勉强拖延死亡,怎能再承受官场繁重。
约定后辈子孙,共聚西岩的两位庵主。

注释

汴尾:汴水下游。
龟山:地名,可能指某座山。
了可数:非常稀疏,几乎数得清。
长淮:长淮河。
维梢:船头。
坎坎:形容鼓声。
禅林:佛教寺庙。
曳锡:拖着锡杖,指僧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的《留别龟山白禅老兼简杨居士介》,通过对汴尾龟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沉思考。首句“汴尾望龟山,人烟了可数”写出了诗人站在汴水边远眺龟山,人烟稀疏的景象。接下来的“长淮断日风,浩若千里阻”则描绘了淮河上风吹浪涌,仿佛阻挡了千里的画面,暗示了旅途的艰辛。

“舟无百石载,两腋忧双橹”写船小负载有限,诗人担心行进艰难。随后,“鹢首荡颓波,中流几翔舞”以生动的比喻描绘船只在波涛中起伏的情景,显示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期待。“维梢迫曛暮,坎坎禅林鼓”则转而写临近傍晚,禅寺的钟声回荡,增添了离别的氛围。

“曳锡辱来过,依然识眉宇”表达了对白禅老的敬意和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在疲惫的旅途中,还能感受到对方的亲切。“青荧灯火畔,再得亲软语”描述了在微弱灯光下与朋友的交谈,倍感温馨。诗人感慨自己“多惭晚闻道,忠义夙自许”,表示对道义的坚守和对自己过去的反省。

“刚肠愤激际,赤手搏豺虎”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性格,即使身患疾病,仍决心以一己之力对抗困境。“过壮缠百痾,馀生托儿乳”表达出对未来的无奈和对后代的寄托。“羸躯假缓死,岂复胜冠组”表达了对生命的脆弱和对权贵生活的不屑。最后,诗人期待与友人子孙共聚,相约在西岩的两座庵中,体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反思,以及对友情的深深眷恋,展现了贺铸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875)

贺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

  • 字:方回
  • 号:庆湖遗老
  •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 生卒年:1052~1125

相关古诗词

留别道士许自然

东晋高贤许远游,裔孙今不坠风流。

还有临川王太傅,每思与语即登楼。

浮名何啻如云薄,钟鼓爰居非所乐。

漱石枕流知善谑,友月朋风差不恶。

吾亦尘閒无所求,终期探药栖罗浮。

异日归来辽海鹤,不见人民见城郭。

形式: 古风

留别僧讷

冗从西班谁比数,牛侩马医犹尔汝。

诗解穷人未必工,苦调酸声效梁父。

荥阳道人方外交,谓我有言追屈骚。

骊珠不惜弹黄雀,狗尾何堪联晋貂。

秦淮潮上扁舟发,后日相思一书札。

千里同风了了然,人閒无处无明月。

形式: 古风

留侯庙下作

文成念韩痛,破产伺强秦。

千金募健士,椎断属车尘。

东去变名姓,浮游淮泗滨。

忍耻奉遗履,得书何老人。

十年风云会,赤帝资经纶。

鸿门祸端结,一言即解纷。

英彭既合纵,楚项提孤军。

伟哉借箸谈,竖儒无复陈。

分疆饵两将,来若从龙云。

释怨俾侯印,谋销蛇豕群。

定都天府国,推功归奉春。

四老落吾术,拂巾辞隐沦。

东朝羽翼就,楚调徒悲辛。

出处能事毕,致君终乞身。

岂眷万户封,仅与萧酂均。

淮阴败晚节,顾亦非吾伦。

愿访赤松子,逍遥云汉津。

强饭示终殁,爽灵方上宾。

严祠镇川湄,馀泽及斯民。

客子老将至,低回冗从臣。

惭无应时策,肝膈空轮囷。

可教固无类,慨然辄求伸。

未应终万古,黄石独能神。

形式: 古风

病暑

旱夏景延永,烈日天中央。

欻欻燎原野,中人如探汤。

病肺苦焦渴,吐舌生喉疮。

蔗浆与茗饮,未易苏膏肓。

稍惊气象变,云物来冥茫。

仰枕视檐际,浩浩浮沧江。

忽得灌顶偈,洒然心地凉。

雷公未鼓怒,风伯何猖狂。

扫荡太宇空,万影才斜阳。

俯辞楚台上,拱立齐鼎旁。

一介命蝼蚁,敢干私雨旸。

田夫信无罪,触热正驱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