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在归途中所作,题为《归途至南宁喜见二仆三首(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历经波折后,终于见到仆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家人的思念。
首句“幸喜多安稳”,诗人以庆幸的口吻开始,说明在旅途中的平安是最大的幸运。接着,“聊将慰客途”一句,表明了诗人通过见到仆人来缓解旅途的孤独与疲惫,寻求心灵的慰藉。
“入舟翻自失,对酒更频呼”描绘了诗人与仆人在舟中相聚的情景,虽然相聚不易,但彼此间的欢声笑语却让人心情愉悦。诗人通过“失”和“呼”的对比,展现了旅途中的失落与重逢时的兴奋。
“骨肉凭谁讯,鳞鸿有到无”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中亲人的深深挂念。在旅途中,无法亲自探望家人,只能寄希望于书信传递消息,但又担心消息是否能够顺利到达。这一句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与担忧。
最后,“白云瞻不极,清泪落江湖”以自然景象收尾,诗人望着无边的白云,不禁泪流满面。这不仅是对旅途艰辛的感慨,更是对远方家人的深切思念。诗人通过自然界的广阔与个人情感的细腻交织,展现了旅途中的复杂心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诗人与仆人的相聚与别离,以及对家人的思念,生动地描绘了一段归途中的经历,让人感受到旅途的辛酸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