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三日作真率会游载酒堂呈坐客(其二)

路接蓬瀛日景迟,尘心消尽忘归期。

雨馀荒草侵三径,风起微澜皱一池。

晚色远涵残照外,春光欲近禁烟时。

黄鹂不肯檐间语,隔叶相呼过别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三日作者在真率会游载酒堂与宾客相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路接蓬瀛日景迟,尘心消尽忘归期”,开篇即以仙境蓬瀛比喻真率会游载酒堂,暗示此处远离尘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心灵得以净化,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和归家的约定,表达了对聚会的沉浸和享受。

颔联“雨馀荒草侵三径,风起微澜皱一池”描绘了聚会前后自然环境的变化。雨后,荒草蔓延至小径,增添了几分野趣;微风吹过,池水泛起涟漪,波光粼粼,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细微变化,衬托出聚会的氛围和季节的更替。

颈联“晚色远涵残照外,春光欲近禁烟时”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背景。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天际,远处的景色被晚霞染得一片金黄;春意渐浓,接近禁烟时节,预示着春天即将过去。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推移,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美好瞬间稍纵即逝的感慨。

尾联“黄鹂不肯檐间语,隔叶相呼过别枝”以黄鹂鸟的鸣叫为结,赋予聚会以生动的自然音响。黄鹂鸟在屋檐间不愿停留,而是隔着树叶相互呼唤,飞向其他树枝。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象征着聚会中朋友间的亲密交流和彼此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二月九日北园小集烹茗奕棋抵暮坐客及予皆沾醉无志一时之胜者今晨枕上偶成鄙句写呈逢时使君并坐客

胜日邀朋醉北园,森森乔木欲参天。

更无粉色污尊俎,只有琴声敌管弦。

腊酒旋开浮绿蚁,春芽初破瀹新泉。

欲修禊事清明近,曲水流觞拟晋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七月既望雨后对月招邻人夜饮不至独酌成诗一首以写一时之景

虹敛江空正寂寥,苦无灯火夜萧萧。

暮潮和雨归沧海,华月穿云上碧霄。

沙路微行尘不到,柴门深闭客难招。

一杯黎酒还成醉,羁枕时闻犬度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秋夜有怀

金炉未冷旋添香,风静云开月到廊。

何处独吹西塞曲,无人同醉北窗凉。

鳞鸿路隔书难寄,鼓角声迟夜渐长。

明日欲寻真率约,浊醪时许过邻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昨晚约逢时使君今日食后过宾燕瀹茗观莲今日雨忽作因记东坡游西湖遇雨诗云湖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之句作雨中观莲诗戏呈并示同行诸君

城南方沼尽栽莲,得雨花开晚更妍。

自有清芬来袭袂,不须红粉笑当筵。

彤霞晕脸深还浅,碧盖跳珠碎复圆。

更拟中秋陪燕赏,月娥休妒水中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