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金液还丹歌(其十二)》由元阳子在唐代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与道家思想。
首句“乾坤不许相为避”,乾坤代表天地宇宙,此句意指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无法逃避自然法则的制约,强调了宇宙万物的不可分割性和相互依存性。
“志士元知在天地”则进一步阐述了有志之士对于宇宙规律的理解和顺应,表明真正的智者能够洞察并接受自然法则,而不是试图逃避或违背它。
“十月养成子母分,贤者何曾更运气”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生比作十月孕育的过程,暗示人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内在的修炼。同时,“子母分”也象征着生命的分化与繁衍,而“贤者何曾更运气”则强调了贤者的命运并非完全由外在因素决定,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为来影响和改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探讨了人与自然、个体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修为与命运的关系,体现了道家哲学中顺应自然、内求自省的思想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