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其一)

游山自盘旋,俯谷仰奇巅。

松声细入耳,云生水石边。

敲竹猿长啸,临崖视鹿眠。

白鹤来天翅,玄裳羽翼鲜。

采芝携桂子,任意恣蹁跹。

野人溪外语,黄莺啭更便。

山静鸟归疾,林深紫暮烟。

樵还渔罢钓,畅饮乐吾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游历钟山的场景,展现了山中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生动。首句“游山自盘旋”,体现了诗人悠然自得地漫步山间,不急于登顶,而是随性欣赏沿途风光。接着,“俯谷仰奇巅”描绘了山谷与山峰的对比,表现出山势的险峻和变化。

“松声细入耳,云生水石边”通过细腻的听觉和视觉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松涛声的轻柔与山间云雾缭绕的神秘。敲竹声与猿猴的长啸相呼应,增添了山林的野趣,而“临崖视鹿眠”则描绘出和谐共处的画面。

“白鹤来天翅,玄裳羽翼鲜”运用了象征手法,白鹤的出现象征着仙气与高洁,增强了诗的意境。诗人采集灵芝和桂子,表现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任意恣蹁跹”则表达了诗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心情。

“野人溪外语,黄莺啭更便”通过山野居民的交谈声和黄莺的鸣叫,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宁静与生机。最后,“山静鸟归疾,林深紫暮烟”描绘了日落时分,山林的宁静和色彩的变化,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受。

整首诗以诗人游山的行踪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出钟山的秀美与诗人内心的愉悦,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的崇尚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35)

朱元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 字:国瑞原名重八
  • 生卒年:1328年—1398年6月24日

相关古诗词

钟山(其二)

暑往钟山阿,岩幽清兴多。

薰风自南发,森松鸣弦歌。

玄猿啸白日,丹凤巢桐柯。

灵芝秀深谷,祥云盛嵯峨。

树隙观天碧,天青似绿荷。

迥间樵采木,曲涧沿珠螺。

鸟乐山深邃,予欢颜亦和。

野人逢问处,乐道正婆娑。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钟山赓吴沉韵

嵯峨倚空碧,环山皆拱伏。

遥岑如剑戟,迩洞非茅屋。

青松秀紫崖,白石生玄谷。

岩畔毓灵芝,峰顶森神木。

时时风雨生,日日山林沐。

和鸣尽啼莺,善举皆飞鹄。

山中道者禅,陇头童子牧。

试问几经年,荅云常辟谷。

白鹤日间朋,黄猿夜中仆。

万岁神仙荣,千秋凡人禄。

无知甲子寿,但觉年数福。

彩云出洞中,鸿濛山之麓。

形式: 古风

赓僧韵

天台五百尊,方寸皆明月。

月影弥千江,何曾有暂歇。

为斯妙用迩,今古长不灭。

昔当悬挂时,诚非凡可越。

住世及应世,几度阿僧劫。

假锡作梯航,泛海涛如雪。

一旦杳无踪,暂与沙门别。

鯈忽群禅中,孰能为机泄。

禅心旷无迹,如海亦何竭。

僧本具佛心,宗门常合辙。

形式: 古风

宝光废塔

宝塔摩青苍,招提岁久荒。

秋高栖俊隼,夜深月影长。

寂寂星摇荡,飞霞入栋梁。

守僧都去尽,萤火作灯光。

鬼哭思禅度,遗经风日张。

独有来巢燕,呢喃似宣扬。

停骖伤古意,云合草头黄。

闻说当年盛,钟鱼彻上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