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来慵堕畏多愁,怕见群才得意秋。
题柱敢期乘驷马,隐廛端欲舍蜗牛。
既成春服聊歌咏,拟赋閒情且罢休。
漫道无心关节物,杖藜时为好山留。
这首宋诗以个人心境为线索,表达了诗人近年来的慵懒与愁绪。首句“年来慵堕畏多愁”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消极态度,害怕因过多的忧虑而消磨了锐气。次句“怕见群才得意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才华出众者在秋季(寓意收获或竞争)取得成功时的敏感和退缩。
第三句“题柱敢期乘驷马”借用典故,表达诗人虽有志向,但并不急于显露,而是期待时机成熟,如同驷马之才般一展抱负。然而,“隐廛端欲舍蜗牛”又暗示他更倾向于过一种低调的生活,像蜗牛一样安于简陋,不求显赫。
第五、六句“既成春服聊歌咏,拟赋閒情且罢休”表明诗人愿意在闲暇时以诗歌自娱,暂时放下心中的闲情逸致。最后一句“漫道无心关节物,杖藜时为好山留”则点出诗人无意于世俗的权谋,宁愿持杖漫步山间,享受自然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矛盾而又淡泊的心境,以及对生活哲学的思考。
不详
中兴事业耀无前,明圣相逢运半千。
尽纳有生归礼乐,全提鸿化入陶甄。
八风自转成天籁,五纬更调祚有年。
体物形容劳颂笔,浪云无象岂其然。
春光先向陇梅归,正值崧神降岳时。
孕秀直疑天地相,输忠唯许冕旒知。
八珍锡燕宫厨送,百两传宣使驿驰。
盛事逖闻千载后,鲁公綵服效儿嬉。
国论盈庭正尚同,唯公英略与天通。
一丝不断千钧重,九鼎重安万世功。
独见夐超流俗外,先机端在笑谈中。
际高极厚知难报,愿辅熙朝到不穷。
武定文明过十秋,光芒无复见旄头。
身更万变心方壮,位极千官宠更优。
贺厦阻趋丞相閤,分符假守子陵州。
长生不老何须祝,元是丹台第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