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有感

风会于今渐变迁,不闻天子诏求贤。

春申江上人如鲫,广厦何当辟万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海上有感》由清代诗人沙允成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与情感,反映了对社会变迁与人才选拔制度的思考。

首句“风会于今渐变迁”,描绘了时代风向的变化,暗示着社会环境与风气的演变。这里的“风会”不仅指自然界的风向,更暗喻了社会风气与时代潮流的变化。诗人以“渐变迁”三字,表达了对这种变化的观察与感受,流露出一种对过往与未来的对比思考。

次句“不闻天子诏求贤”,则直接点出了对当前人才选拔机制的质疑或不满。在古代,天子诏求贤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象征着国家对人才的重视与渴求。然而,在诗人的笔下,这一传统似乎已经不再被广泛遵循或听到,反映出社会在人才选拔上的某种缺失或变革。

接下来的“春申江上人如鲫”,运用比喻手法,将“人如鲫”形容为众多的人聚集在春申江畔,形象地描绘了人群之多,同时也隐含了对人才济济景象的赞美。然而,这样的场景并未带来理想的成果,因为“广厦何当辟万千”,表达了对广阔空间与机会的渴望,但现实却未能提供足够的平台和机遇供这些人才施展才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中人才选拔与利用问题的深切关注与思考。它既是对过去辉煌人才时代的怀念,也是对当下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

沙允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外子蜗寄轩吟草四首(其一)

浇愁买尽瓮头春,陶令贫来笔有神。

君具匡时好才调,如何甘自作诗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外子蜗寄轩吟草四首(其二)

琴德愔愔指外音,一回领略一情深。

昨宵采得蔷薇露,盥手开函取次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题外子蜗寄轩吟草四首(其三)

自把新笺写不平,宜烟宜雨又宜晴。

前生君若非明月,那得诗才水样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外子蜗寄轩吟草四首(其四)

萍飘梗断独伤时,忙煞寻春杜牧之。

烽火连江何日息,凄风凄雨夜题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