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朱朴的《姑苏台》描绘了一幅夕阳映照下的荒凉景象。首句"夕阳芳草故宫春",通过夕阳和春草的对比,暗示了昔日繁华宫殿如今只剩下凄清的春景,暗含了历史的沧桑变迁。"麋鹿荒台不见人"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荒芜感,昔日的皇家禁地如今只有麋鹿出没,不见人迹,显得格外冷寂。
后两句"七十二峰南望远,翠娥犹学捧心颦"则转向远方的景色,姑苏台周围的七十二峰在视线中绵延,然而即使如此开阔的景象,也未能冲淡诗人内心的哀愁。"翠娥犹学捧心颦"运用了古代美女西施捧心蹙眉的典故,形容姑苏台的景色仿佛美人蹙眉,更增添了诗中的哀婉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姑苏台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衰、人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繁华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