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赠本兰亭上人

庭前手植娑罗树,树下频翻竺国书。

失鹿不知秦二世,葬鱼那问楚三闾。

园收柿叶皆新纸,林养松花当宿储。

十里双溪春水绿,浮杯时复访樵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禅意和宁静之美。诗人以“庭前手植娑罗树”开篇,通过亲手种植的娑罗树,不仅展现了僧人的生活态度,也寓意着对佛法的虔诚与坚守。接着,“树下频翻竺国书”,在树荫下翻阅佛经,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精神追求。

“失鹿不知秦二世,葬鱼那问楚三闾”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淡然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僧人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动的心境。失鹿与葬鱼的故事,分别出自《庄子》和《史记》,在这里被巧妙地融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

“园收柿叶皆新纸,林养松花当宿储”则描绘了僧人利用自然之物,如柿叶制作新纸,松花作为储备,既体现了生活的简朴,又蕴含着对自然的尊重与感恩之情。这种生活哲学,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呼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十里双溪春水绿,浮杯时复访樵渔”将画面拉远,展现了一幅春日里山间溪流碧绿、僧人悠闲泛舟、偶访渔樵的生动图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僧人内心世界平静、自在生活的写照,传递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以及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洁情操,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73)

谢应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字:子兰
  • 号:龟巢
  •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95~1392

相关古诗词

余患项痈适兵后无医药可疗即事口占并寓感叹

吮痈人在五侯家,市肆浑无药可赊。

童子归来风雪夜,老夫愁绝对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次韵徐伯枢寄二首(其一)

病卧碧山久,愁添白发新。

一冬无雨雪,四海有风尘。

妻子移家远,亲朋折简频。

梅花应笑我,出语欲惊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徐伯枢寄二首(其二)

客夜牛衣薄,王春凤历新。

东南蛙角地,多少马蹄尘。

鼙鼓依然急,壶觞莫厌频。

君看塞翁马,得失岂由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临寒食有感五绝(其一)

何处登临散客愁,千墩浦上听渔讴。

清明落尽梨花雪,能得春风几日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