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兴在殳山作

夜雨四檐纪,坐待扶桑暾。

天高无馀滓,初景方宴温。

黄鹂萃霜木,白雁来寒门。

所欣居处幽,已忘趋走烦。

时枉道人过,或逢田父言。

伤哉乱离后,衣冠今几存。

赋敛日已亟,何地为桃源。

结茅向绝逆,牧豕学公孙。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清晨在殳山的所见所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首句“夜雨四檐纪,坐待扶桑暾”描绘了夜晚雨后的清晨景象,诗人静坐等待着太阳升起,充满了对新的一天的期待。接着,“天高无馀滓,初景方宴温”写出了天空的清澈和初升阳光的温暖,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黄鹂萃霜木,白雁来寒门”两句通过黄鹂和白雁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诗人接着表达了对居住环境的喜爱,“所欣居处幽,已忘趋走烦”,流露出对远离尘嚣、宁静生活的向往。

“时枉道人过,或逢田父言”则展示了诗人与周围人物的和谐相处,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停留在眼前的宁静之中,“伤哉乱离后,衣冠今几存”表达了对战乱后社会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传统文化和文明的担忧。

最后,“赋敛日已亟,何地为桃源”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赋税沉重、民不聊生状况的忧虑,以及对理想中的避世桃源的渴望。“结茅向绝逆,牧豕学公孙”则是诗人对于寻找心灵归宿、追求简单生活态度的表达,希望能在远离尘嚣的地方,过上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钱彦彬抄诗为赋

好古思古人,古诗朝暮读。

澹洎玄酒味,和平绿琴曲。

古人乞白骨,古意不谐俗。

已叹知者稀,古泪空满掬。

钱起亦敦古,其人美如玉。

昨者忽相过,大雪山中宿。

不知破砚冰,抄诗夜然烛。

谅非鲍谢才,可继曹刘躅。

听之讵能欢,旧业且当束。

形式: 古风

拟出塞曲(其一)

翩翩荆扬士,结束赴幽州。

将军岂乐战,匈奴为我雠。

已通大月氏,更取乌珠留。

驱马白狼北,洗兵青海头。

归来饮高庙,庶雪平城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拟出塞曲(其二)

早从汉捕虏,万里唯一身。

军中已三年,苦乐安可陈。

但见陇底雪,不识陇头春。

北风利刀剑,肌肤皆尽皴。

天王正开边,讵恤中国民。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赴召留别诸友

用世非拙迂,白首在山林。

诗书况久辍,礼乐非所任。

王事忽相縻,遂令违我心。

迢迢适西道,恻恻辞东岑。

中田泽雉雊,古木鸧鹧吟。

所亲亦胡越,耿耿辰与参。

愁来一回首,涕下徒沾襟。

终当返田里,灌园希汉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