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仙山刚公新创香林

佛说菩提泉,其性本澄澈。

人乃无芜秽,谁能还莹洁。

我观浸碧泉,泓渟贮芳冽。

恰如老师心,风止云迹灭。

忆昔著诗句,无乃太疏拙。

弹指二十年,相看头已雪。

老师辟新轩,眼方颇虚彻。

得得穴山窦,一脉引幽绝。

清泚贯花径,冷暖资众啜。

一动一以静,谁盈复谁竭。

水性本不殊,地势差有别。

即此两水间,尽是广长舌。

学子来问话,当以无说说。

但见香林香,薰蒸千万叶。

形式: 古风

翻译

佛经中提到的菩提泉,它的本质本来清澈。
人心若无杂质,谁能保持纯净。
我看见泉水浸润碧绿的泉石,深潭储藏着清冽的芬芳。
就像师者的胸怀,风停云散,一片宁静。
回想过去写诗的日子,或许太过粗陋。
弹指间二十年过去,彼此相见已是满头白发。
老师开辟了新的书房,眼神更加明亮开阔。
在山洞中找到源泉,一线水流引向幽深之处。
清凉的泉水流过花径,冷暖供众人分享。
动静之间,谁在盈满,谁在消减。
水的本质并无不同,只是地形有所差异。
在这两水交汇处,尽显智慧的教诲。
学生前来提问,应以无言的教诲回应。
只见香林香气弥漫,熏陶着千万片叶子。

注释

菩提泉:佛教中的圣泉,象征觉悟和智慧。
澄澈:清澈透明。
芜秽:杂乱、污秽。
莹洁:洁净无瑕。
泓渟:深而静止的水潭。
老师:指有学问或德行的人。
新轩:新建的书房。
山窦:山洞的出口。
广长舌:比喻能广泛传播智慧的语言。
无说说:以行动和示范而非言语教导。
香林:香气四溢的树林,可能指禅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柏的作品,名为《赠仙山刚公新创香林》。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佛理的引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澈,以及他对于知识和智慧追求的态度。

诗中的“佛说菩提泉,其性本澄澈”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即比喻心灵之泉如同佛教所说的菩提(觉悟),本质是清净无染的。接下来的“人乃无芜秽,谁能还莹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心不易保持纯净的感慨,以及对恢复本性之难的疑问。

在描述自然景象时,诗人使用了“浸碧泉”、“泓渟贮芳冽”等词汇,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清幽泉水图。通过这段景物描写,诗人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对师长心境的赞美。

“忆昔著诗句,无乃太疏拙”则是诗人自谦其早年作品未臻完善,而“弹指二十年,相看头已雪”则表露了时间流逝和个人岁月增长带来的感慨。诗人的老师(或者说是精神导师)如今已经驾鹤归去,“辟新轩,眼方颇虚彻”,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得得穴山窦,一脉引幽绝”、“清泚贯花径,冷暖资众啜”则是对仙山香林的描绘,这里的“得得”即泉水流动的声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整个画面展示了一种既自然又神秘的氛围。

最后,“一动一以静,谁盈复谁竭”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和动静相对的思考,而“水性本不殊,地势差有别”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中水与土的不同特质,但在这首诗中,这种差异被统一于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体验之中。

“即此两水间,尽是广长舌”可以理解为对知识和智慧源泉的赞美,它们如同无尽的语言,能够滋润心灵。最后,“学子来问话,当以无说说”表达了诗人对于传授知识的态度,即通过沉默来传递最深刻的智慧。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觉悟与宁静的心灵状态。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赠叶绿涧

有客有客讷而腴,手携数册尧夫书。

八八从而之八八,四千九十六无馀。

小游轨革何足算,大游九厄相乘除。

太玄洞极亦无法,更有司马推潜虚。

茫茫古今四海阔,动静祸福无能踰。

玉芪金钥窃元命,自合抱道山林居。

尧夫尧夫初不死,精神炯炯先天图。

元会运世未为密,一画未画元非疏。

自从漏泄加倍语,便觉造化无工夫。

吾儒更欲穷造化,造化尤解穷吾儒。

且将馀法供剧戏,君识此意廉其需。

世人逐逐不知止,诵诗还肯安心无。

形式: 古风

赠朱道人

道人跨鹤遍天涯,伟观绝景收拾归。

点头濡墨茅屋下,乘兴吐出胸中奇。

百尺生绡冰样洁,落笔一埽风雨驰。

远水拍天穷万折,怪石硗确蹲熊罴。

槎牙古木蛟龙走,断云寂寞无心飞。

淡妆浓抹西子面,天梯石栈猿猱悲。

野骑残僧小桥险,酒帘渔棹摇斜晖。

生绡有限意难尽,兀坐静境窥天机。

岂知造化无尽藏,奔会笔底无盈亏。

射洪川幅非我有,且遣楮君百辈供指麾。

形式: 古风

薰风歌代寿节斋

玉麟堂上歌薰风,周公分陕方居东。

蜺旌龙节更号令,长江万里消狼烽。

櫜鞬帕首多名将,夙兴拜舞占乾象。

紫气浮浮轸翼间,宗星炯炯银潢上。

甫申飞下鼎湖山,汝阳天人未足言。

八纮纳纳入经济,一柱岩岩久具瞻。

岧峣陪京新命尹,虎踞龙蟠壮根本。

关中镇抚必萧何,北门筦钥须寇准。

运量恢恢妙转旋,一念体国心通天。

玺书锡劳下阊阖,珥貂十辈来传宣。

天子令闻洽四国,令仪令色山甫德。

江汉汤汤告厥成,衮衣归兮式百辟。

薰风薰风自南来,解民愠兮阜民财。

不赓殿阁微凉句,拜手喜起明良哉。

菁菁葑菲公犹采,世沐恩波深似海。

春风一鹗又横空,敝帚萧骚价千倍。

翘材油幕罗群英,寿觞潋滟难同斟。

客星滩头频矫首,夜夜遥瞻南极明。

形式: 古风

梦江南.怀人二十首(其一)

人去也,人去凤城西。

细雨湿将红袖意,新芜深与翠眉低,蝴蝶最迷离。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