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樊著作

阳城为谏议,以正事其君。

其手如屈轶,举必指佞臣。

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钧。

元稹为御史,以直立其身。

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

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

刘辟肆乱心,杀人正纷纷。

其嫂曰庾氏,弃绝不为亲。

从史萌逆节,隐心潜负恩。

其佐曰孔戡,舍去不为宾。

凡此士与女,其道天下闻。

常恐国史上,但记凤与麟。

贤者不为名,名彰教乃敦。

每惜若人辈,身死名亦沦。

君为著作郎,职废志空存。

虽有良史才,直笔无所申。

何不自著书,实录彼善人。

编为一家言,以备史阙文。

形式: 古风

翻译

阳城担任谏议官,用正直规劝他的君主。
他的手像弯曲的车轴,指出的必定是奸佞之臣。
最终让不仁之人无法掌握国家大权。
元稹担任御史,以公正立身处世。
他心如硬石,行动必为底层百姓发声。
东川八十户人家的冤情,因他一言得以伸张。
刘辟放纵乱心,滥杀无辜。
他的嫂子姓庾,对他毫不留情。
随从史萌背弃忠诚,暗中辜负恩义。
他的辅佐孔戡,选择离开而不做他的宾客。
这些人士和女子,他们的道义闻名天下。
常常忧虑史书中,只记载凤凰和麒麟的美好。
贤者不求名声,只有名声显扬,教化才会淳厚。
惋惜这样的人都会,身体死亡,名声也随之沉沦。
你作为著作郎,职务废弃,志向却仍在。
虽然有良史才能,但直笔无法施展。
为何不自己著书,真实记录那些好人。
汇集成一家之言,以填补历史的空白。

注释

阳城:人名。
谏议:谏官。
屈轶:比喻弯曲有力。
佞臣:奸佞之臣。
国钧:国家大权。
元稹:人名。
御史:监察官员。
肺石:比喻心肠坚硬。
穷民:底层百姓。
冤愤:冤屈和愤怒。
伸:伸张。
刘辟:人名。
肆乱:放纵作乱。
庾氏:人名。
亲:亲近。
从史:随从。
逆节:背叛忠诚。
孔戡:人名。
宾:宾客。
士与女:泛指人士和女子。
道:道义。
凤与麟:象征祥瑞。
敦:淳厚。
若人辈:这类人。
沦:沉沦。
著作郎:官职。
职废:职务废弃。
直笔:公正的笔法。
著书:写书。
善人:好人。
一家言:个人见解或学派观点。
史阙文:历史文献的缺失部分。

鉴赏

诗中描绘了阳城、元稹等人直言谏诫君主,坚守正义,不畏强权的高尚品格。他们如同屈轶之手,举指必向佞臣;心如肺石,每动必关注穷民。通过东川八十家冤案的伸张,表现了他们在正义面前的坚定立场。同时,诗中也批判了刘辟、庾氏等人背弃伦理和恩情,以及史萌、孔戡等人的不轨行为。

诗人通过这些对比,表达了对贤者的赞美以及对名誉的警醒。他们认为真正的贤者不为虚名,而是以实际行动彰显教诲。诗人担忧这些贤者的名字可能会在国史上被忽略,只记载华丽的凤凰和麟麟。

最后,诗人自嘲为著作郎,却无法施展才华,直笔无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建议自己应该记录这些善良之人的真实事迹,将他们的事迹编织成一家之言,以补国史的不足。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霓裳羽衣歌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遰相搀,击擪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移领钱唐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祗应三度按。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荅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

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

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

眼前髣髴睹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

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

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

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

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苧萝空处所。

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

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

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

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

形式: 古风

襄阳舟夜

下马襄阳郭,移舟汉阴驿。

秋风截江起,寒浪连天白。

本是多愁人,复此风波夕。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羸骏

骅骝失其主,羸饿无人牧。

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

蹋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

岁暮田野空,寒草不满腹。

岂无市骏者,尽是凡人目。

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

村中何扰扰,有吏徵刍粟。

输彼军厩中,化作驽骀肉。

形式: 古风

临都驿答梦得六言二首(其一)

扬子津头月下,临都驿里灯前。

昨日老于前日,去年春似今年。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