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篇

白马黄金鞍,蹀躞柳城前。

问此何乡客,长安恶少年。

结发从戎事,驰名振朔边。

良弓控繁弱,利剑挥龙泉。

披林扼凋虎,仰手接飞鸢。

前年破沙漠,昔岁取祁连。

折冲摧右校,搴旗殪左贤。

昆弥还谢力,庆忌本推儇。

海外平遐险,来庭识负褰。

三韩劳薄伐,六事指幽燕。

良家选河右,猛将征西山。

浮云屯羽骑,蔽日引长旃。

自矜有馀勇,应募忽争先。

王师已得隽,夷首失求全。

鼓行徇玉检,乘胜荡朝鲜。

志勇期功立,宁惮微躯捐。

不羡山河赏,谁希竹素传。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白马篇》是隋朝诗人王胄所作,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少年从军征战的故事。诗中以“白马黄金鞍”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这位少年英姿飒爽的风采,他身着华丽装备,站在柳城之前,仿佛预示着他即将踏上一场壮阔的征程。

接下来的诗句详细描述了这位少年的军事生涯:他结发从戎,驰骋边疆,手持良弓利剑,勇猛无畏。无论是深入林间捕捉凶猛的老虎,还是高举双手接住飞翔的鸿雁,都展现了他的非凡勇气和卓越武艺。诗中提到他曾两次大破敌军,一次是攻破沙漠,另一次是夺取祁连山,显示了他在战场上的赫赫战功。

在击败敌军后,他不仅得到了敌国君主的尊敬,也赢得了同僚的赞誉。海外的险境被他征服,敌国前来归顺,三韩之地的劳役得以减轻,六事指向幽燕之地,显示出他的军事才能和影响力。诗中还提到了他从河右地区招募良家子弟,以及西山征伐的壮举,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军事行动的广泛性和深远影响。

最后,诗中表达了这位少年对荣誉和功绩的追求,他不羡慕山河的赏赐,也不渴望竹简上的记载,而是以自己的英勇和功勋为荣。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塑造了一个英勇、智慧、忠诚的战士形象,展现了古代中国军人的崇高精神和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19)

王胄(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生于润州建康城(今江苏南京),王导八世孙。隋朝大臣,文学家。少有逸才,初仕陈朝,陈亡入隋,晋王杨广引为学士。大业初年,为著作佐郎。从征辽东,进授朝散大夫。生性疏率不伦,自恃才高。杨玄感常与交游,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谋反败亡,潜还江左,被捕坐诛

  • 字:承基
  • 籍贯:凌傲时
  • 生卒年:558~613年

相关古诗词

枣下何纂纂二首(其一)

柳黄知节变,草绿识春归。

复道含云影,重檐照日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枣下何纂纂二首(其二)

御柳长条翠,宫槐细叶开。

还得闻春曲,便逐鸟声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敦煌乐二首(其一)

长途望无已,高山断还续。

意欲此念时,气绝不成曲。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敦煌乐二首(其二)

极目眺修涂,平原忽超远。

心期在何处,望望崦嵫晚。

形式: 古风 押[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