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亭山

大江夜兵下,秋满皋亭山。

炎精谢金气,形胜馀江关。

国步一以移,天地皆拘挛。

君子匪异人,忠义任我肩。

策以淮东西,尺土封狂澜。

城上刁斗急,城下心胆寒。

制置无贰心,丞相翻奸顽。

坏木不可支,信矣先民言。

江风吹木叶,瑟瑟鸣悲酸。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皋亭山》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描绘了大江之下的夜晚景象,以及皋亭山的秋色。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凄美,更蕴含了对国家命运和人物忠诚的深刻思考。

首句“大江夜兵下,秋满皋亭山”描绘了夜晚大江边的景象,江水在月光下波光粼粼,仿佛士兵般静静流淌,而秋意已满山头,渲染出一种肃穆与萧瑟的氛围。接下来,“炎精谢金气,形胜馀江关”,通过“炎精”与“金气”的交替,暗示了历史的更迭与权力的转移,同时强调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即江关的险要。

“国步一以移,天地皆拘挛”表达了国家命运的转变,似乎天地间的一切都受到了影响,充满了无奈与沉重。接着,“君子匪异人,忠义任我肩”赞扬了君子的忠诚与担当,他们肩负着维护国家稳定与和平的责任,体现了高尚的人格魅力。

“策以淮东西,尺土封狂澜”则描述了策略的制定与执行,即使是在淮河东西这样的关键地带,也要以微小的力量抵御巨大的危机,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紧接着,“城上刁斗急,城下心胆寒”通过战争中的紧张气氛,进一步凸显了局势的严峻与战士们的勇敢与决心。

“制置无贰心,丞相翻奸顽”揭示了朝廷内部的复杂局面,丞相虽有忠心,却可能被奸邪之人所利用,反映了政治斗争的残酷与复杂。最后,“坏木不可支,信矣先民言”以“坏木”比喻无法支撑大局的情况,引用先民的话,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与政治的复杂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忠诚与勇气的赞美。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青溪词

箐林不受日,岁晚狐狸生。

始盬死人脑,起啖生人睛。

能使都邑中,踪迹皆纵横。

我欲寻其原,贵得阴阳平。

往者青溪洞,三穴谁私营。

揭竿岂其性,皆我良庶氓。

大将军征诛,功名良足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渔梁驿

伏莽塞荒蹊,尺寸苦偪仄。

鞍马不通江,山舆受行客。

舆夫时时歌,译之不可得。

雨雪冒南交,前过渔梁驿。

驿水荡白沙,中有败锋镝。

传闻韩将军,于此禽二逆。

殿前两虎贲,先期中神策。

刲羊而召狼,徒伤武夫力。

形式: 古风

木绵庵

野樵误行人,引客入庵路。

暝色何苍苍,庵昏木绵树。

请客立斯须,为客陈其故。

树下陈死人,庸昏积成误。

血痕惨不灭,千秋著馀污。

可怜葛岭下,蟋蟀吟朝露。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雨夕登浦口楼望金陵作

暝色下殊方,登楼风雨夕。

悠悠乱江鸿,黯黯怀乡客。

凭高运晚睇,苍莽分阸塞。

峨峨金陵城,石头踞其侧。

微鼓出昏烟,风灯动樯隙。

古情迫中发,人事羌何极。

迁化理自然,不啻潮与汐。

客涂多悲心,青阳移晚色。

思深物莫敚,涕下临江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