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位追求超脱世俗、独立自好的隐者形象。开篇即表达了对个人修养的渴望和对外界纷争的无奈,"一身独善欲何之"显示了作者对于内心世界的重视和向往,而"争及衣冠解抚绥"则是对外部世界复杂关系的无力感。
接下来的"浮世浅情无限量"批判了世间的情感纠葛,认为这些都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愚蒙自是不相规"则表明诗人对于这种世俗情怀持有超然态度,不愿意去介入。
"直须凭仗分明说"显示了一种理性和清晰的沟通方式,强调在交流中应该追求明确和直接。而"语取灵源问得知"则是对知识来源的探究,寻找真正的智慧泉源。
最后两句"要觅洞中闲日月,除将济事谩非为"描绘了诗人想要找到一个远离尘世、安逸自在的地方,以此来超脱世俗纷争和琐碎事务,追求精神上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隐者的形象和语言,展现了一种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于外部世界复杂关系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