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林花倒影落清池,池面春波泛绿漪。
更筑小桥亭上去,便成家世授书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首句“林花倒影落清池”写的是春天的景象,林中的花朵在清澈的池水中映出倒影,显得格外生动。次句“池面春波泛绿漪”进一步渲染了春水轻漾,水面泛起绿色涟漪的动态美,富有生机。
诗人接着构思巧妙,“更筑小桥亭上去”,通过增添一座小桥和亭子,不仅增添了园林的层次感,也暗示着此处将是一个读书的好去处。最后一句“便成家世授书圯”,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个环境能成为传承书香、教育后代的理想之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的和谐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家园和教育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理想。
不详
一说江宁人。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
小溪深树鹿呦呦,野鹤无声蕙帐幽。
风月满亭供笑语,依然不减醉翁游。
城外青林可当山,横云翠霭郁孱颜。
虚堂一枕林泉梦,如在烟霞缥缈间。
钩帘待燕春风里,把酒酬花夜月前。
更启西窗纳清景,烟光如画拥斜川。
草木青归二月天,川原明媚发春妍。
临流忽见寒梅影,皎若凌波洛浦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