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后雪

故阴不自敛,飞霰一何骄。

强妒春阳盛,那妨玉琯调。

滔天初极望,见晛已全消。

讵损朱华丽,秖添绿野饶。

泥涂穷道路,絺绤乱鼲貂。

遂恐天时错,仍虞岁事枵。

浮云犹苦结,燕贺乍惊飘。

但使风从律,无嫌物反祅。

初过元日社,又放紫宸朝。

乘兴从君饮,孤音续郢谣。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社后雪》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

首联“故阴不自敛,飞霰一何骄”以“故阴”与“飞霰”对比,生动描绘了冬末春初之际,阴云未散,雪花却急骤飞舞的情景,展现出雪的“骄”态,既突出了雪的气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之情。

颔联“强妒春阳盛,那妨玉琯调”运用拟人手法,将雪花比作嫉妒春阳的“强”,虽极力阻挡春阳的温暖,却无法妨碍“玉琯”的调和,即四季更替的自然规律,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理解。

颈联“滔天初极望,见晛已全消”描绘了雪花覆盖大地的壮观景象,从远处望去,仿佛天地间一片洁白,而随着阳光的照耀,雪花逐渐融化,展现了自然界中变化的动态美。

尾联“讵损朱华丽,秖添绿野饶”则表达了诗人对雪后景色的赞美,虽然雪花覆盖了红花绿叶,但并未损害它们的美丽,反而增添了绿野的丰饶,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联“泥涂穷道路,絺绤乱鼲貂。遂恐天时错,仍虞岁事枵”通过描述雪后道路泥泞、动物活动受阻等情景,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秩序的担忧与敬畏。

最后两联“浮云犹苦结,燕贺乍惊飘。但使风从律,无嫌物反祅”则进一步探讨了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通过“浮云”与“燕贺”的形象,寓意变幻莫测的世事与突如其来的变故,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态度的必要性。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雪景的壮丽与变化,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理念。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立春日乾祐县送梅花

终南全近蜀,春日得新梅。

始信秦风是,非关越使来。

雪霙明自照,云叶薄谁裁。

香重浮山露,肤清避俗埃。

众芳知远矣,独秀亦悠哉。

剪綵何胜妒,严妆莫自猜。

差池鼎鼐味,旷绝栋梁材。

把酒千山外,那令寂寞开。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淮西庙梅花独此处有之

荏苒江南村,芬菲腊后春。

逾淮翻不变,映雪已争新。

侠骨香惊俗,冰肤冷照邻。

定非随驿使,直恐谪仙人。

闻笛空含怨,看图恨失真。

应为一时赏,莫与众芳伦。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形盐象虎

备物崇宾飨,斯盐肖虎形。

熬波烦巧匠,象武示君灵。

天产参多品,秋严耸外庭。

炳文随镂刻,毅气得仪型。

服孟非同趣,昭文亦异经。

碎身如见取,调鼎荐芳馨。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同徐监簿灞涘望长安

驱车凌灞岸,回顾望长安。

北阙尘明灭,南山气郁盘。

人来日远近,城转斗阑干。

长乐钟声断,秦川树色残。

听歌迷夏首,倚瑟想邯郸。

鬒变惊游子,因知行路难。

形式: 排律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