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山秋意入柴扉,细读渊明采菊诗。
读罢依然成一莞,闲拈野草调儿嬉。
这首宋诗《读陶诗罢》由赵崇嶓所作,描绘了诗人秋日静坐柴门前的情景。首句“一山秋意入柴扉”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山间秋色浓厚,仿佛连门扉都染上了萧瑟之意,展现出季节的变迁和自然之美。接着,“细读渊明采菊诗”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喜爱与敬仰,他沉醉于陶潜的田园诗篇,尤其是那关于采菊的意境。
“读罢依然成一莞”中的“莞”,本义是微笑,此处表示诗人读完诗后心生会意,不禁微微一笑,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共鸣。最后,“闲拈野草调儿嬉”则描绘了诗人闲适的心情,他随手摘取路边的野草,仿佛在以游戏的方式体验着诗中所述的那份悠然自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传达了诗人对陶渊明诗歌的欣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关系的追求。
不详
古径苔深昼掩关,外头尘土不曾闲。
雨晴天气明如镜,静倚孤松看远山。
秋风淮水白苍茫,中有英雄泪几行。
流到海门流不去,会随潮汐过钱塘。
邻家争乞丽春栽,玉手轻分带月培。
窗下老翁迂入骨,清斋三日为移梅。
窗前寻丈地,种得一株梅。
明月清风我,红尘不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