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听雨

雨到中宵寂不鸣,只闻风拂树梢轻。

瓦沟收拾残零水,并作檐间一滴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夜深时分雨声渐止,只有微风吹过树梢的声音。
屋檐上的积水顺着瓦沟流下,汇成了一滴滴响声。

注释

雨:下雨。
中宵:深夜。
寂:寂静。
鸣:发出声音。
风:微风。
树梢:树枝的末端。
瓦沟:屋顶瓦片之间的排水槽。
收拾:收集。
残零水:残留的雨水。
檐间:屋檐。
一滴声:一滴一滴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雨景。"雨到中宵寂不鸣",表明夜深人静,连鸡叫声都没有,只有细微的雨声。这是对夜深人静的刻画,也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紧接着,"只闻风拂树梢轻",通过对风和树叶摩擦声音的描写,展现了雨夜中自然界的宁静与柔和。这种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环境下的宁静和安详。

"瓦沟收拾残零水"一句,通过对积水在瓦沟中的流动声响的刻画,再次强化了夜晚雨后环境的清晰图景。瓦沟是古代建筑中用来导水的设施,这里指的是屋檐下的排水系统。诗人细致地捕捉到了雨后的积水在这些设施中的流动声,表现了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最后一句"并作檐间一滴声"则是对前面描写的进一步深化。檐间即屋檐下方,是收集和导走雨水的地方。一滴声形象地传达了水珠落下的声音,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加强了夜晚雨后环境的静谧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雨声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宁静夜晚中对自然界微小声音的感受和欣赏,以及其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沉静。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不睡四首(其四)

眊氉浑如病起初,冬烘又似酒醒馀。

睡乡幸有闲田地,不放诗人僦一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不睡四首(其三)

清愁无数暗相随,酒是渠雠也是媒。

醉里不知何处亸,等人醒后一时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不睡四首(其二)

望后更深月未明,暗蛩冻得总无声。

闲心幸自清如水,万感还从不睡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不睡四首(其一)

夜永无眠非为茶,无风灯影自横斜。

拥裯仰面书帷薄,数尽承尘一簟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