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明尚书汪圣锡挽词二首(其一)

性与天真合,心惟圣处求。

有书皆默记,无事不冥搜。

相业期黄发,祠官恃黑头。

为霖几人望,谁料倏成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性情与纯真融为一体,心灵只向圣贤的境界追求。
阅读书籍都能默默记住,无论何时都在深入思考。
期待着年老时能有德行业绩,年轻时担任公职全心投入。
有多少人期盼他能像救世雨露般施政,谁能想到他的仕途突然终止。

注释

性:本性,性格。
真:纯真,真诚。
合:融合,结合。
圣处:圣人的境界,高尚的道德标准。
书:书籍。
默记:默默记住,记忆深刻。
冥搜:深入思考,潜心研究。
相业:德行业绩,一生的成就。
黄发:指老年,古称老人为黄发。
祠官:古代负责祭祀的官员。
黑头:指年轻人,头发乌黑,象征未老。
为霖:比喻广施恩泽,如甘霖普降。
几人望:许多人期待。
倏成休:突然结束,终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为汪圣锡尚书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汪圣锡高尚品格和才能的赞扬。首句“性与天真合”,赞美汪圣锡的品性纯真,与天性相符;“心惟圣处求”则强调他追求道德和智慧的最高境界。接下来描述他的学识过人,“有书皆默记”,表明他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记忆能力;“无事不冥搜”则体现他勤奋好学,不断探索的精神。

“相业期黄发”寄托了对汪圣锡晚年仍期望能有卓越政绩的愿望,而“祠官恃黑头”则是说他在年轻时就已显露出杰出才能,有望在重要的官职上发挥作用。最后两句“为霖几人望,谁料倏成休”表达了对汪圣锡突然离世的惋惜,以及人们对他的期待未能完全实现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赞颂汪圣锡的人格魅力和抱负为主,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英年早逝的哀悼之情。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端明殿学士王日严挽词二首(其二)

念昔登黄甲,公时上玉堂。

焉知叨儤直,尚及对批章。

二纪光阴速,三年别恨长。

怀贤已惆怅,感旧更凄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端明殿学士王日严挽词二首(其一)

家世三珠树,文章五凤楼。

中年穿豹尾,晚岁冠鳌头。

夷雅推簪橐,清醇动冕旒。

居然似岐国,只欠启金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端明殿学士张定叟挽词

魏国勋劳四海知,南轩爱直古人遗。

中兴家世谁如此,季氏豪英尚似之。

金殿新班将得政,玉麟旧镇且移麾。

落星小驻星还落,江路东西总去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管长源朝奉挽词

青袍黄甲旧蜚英,紫绶金章晚更荣。

隐德家传辽北客,修龄人羡济南生。

墓中深刻同年笔,世上难磨异日名。

识面有时追往事,伤情无路奠佳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