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功成三白到春回,好放云天万里开。
今夜子猷方对客,却烦安道过溪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所作,名为《和张文伯黄悦之席上赋雪》。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典型的咏雪诗,它通过描写雪景,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特有的情感体验。
“功成三白到春回,好放云天万里开。”这两句以雄健之笔勾勒出一幅壮丽的雪景图。首先,“功成”二字暗示着某种圆满与完成,这里的“三白”指的是大雪纷飞至极致,形成了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蕴含了诗人内心对于事业或生活的一种满足感。接着,“到春回”意味着季节即将更迁,而“好放云天万里开”则展现了一幅开阔的画面,雪后的云天似乎更加广阔无垠,这里的“好”字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这一景象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今夜子猷方对客,卻烦安道过溪来。”这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情感表达。首先,“今夜子猷方对客”中的“子猹”是一种比喻,用以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对客”二字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共同欣赏这份冬日之美。而“卻烦安道过溪来”则透露出一种不舍和期待,似乎在说尽管夜色已深,但还是希望朋友能够留下来,或许是因为雪景的美丽让人们不愿意分离。
整首诗通过对雪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和谐。这种融情感于山水之间的表达方式,是宋代文学中颇为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它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不详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山色新晴一蘸青,隔溪无数野花明。
杞苗荻笋肥应美,采掇何妨趁晚烹。
杨花落地鸊鹈飞,百里湖山碧四围。
信步不知行几远,却怜芳草伴人归。
君来井邑笑烘烘,君去萧条迥不同。
似说攀辕如昨日,可怜身老长儿童。
使驿驰驱赋陟冈,等閒诗戏况逢场。
清和在序芳菲歇,草色连天水满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