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木慈乌图为李侍御旻题

木萧萧,风烈烈。

上有慈乌栖复惊,返哺无由夜啼血。

李家孝子闻之谩愁绝,白首双亲嗟死别。

昔年亲在未作官,家贫何以为亲欢。

如今有禄供甘旨,亲掩泉台呼不起。

呼不起,将奈何,寒云碧草山之阿。

逢人欲语泪先下,流作沧江千顷波。

总教风停木静乌飞去,孝子愁心终不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柯潜的《风木慈乌图为李侍御旻题》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情的画面。首句“木萧萧,风烈烈”以环境的萧瑟和风声渲染出一种悲凉气氛。接着,乌鸦“上有慈乌栖复惊”,象征着失去依靠的孤独和哀伤,因为无法反哺,乌鸦夜夜啼血,寓言了孝子李侍御旻对双亲去世的深切哀痛。

诗中提到李家孝子听到乌鸦的啼叫,内心愁苦至极,“白首双亲嗟死别”表达了他对与父母阴阳两隔的无奈。回忆起过去贫困时如何尽力让父母快乐,如今有了俸禄却无法再尽孝,更添悲痛。最后,他对着父母的坟墓呼唤,却唤不回他们,只能独自面对“寒云碧草山之阿”的孤寂。

“逢人欲语泪先下,流作沧江千顷波”两句,形象地展示了孝子内心的哀伤如同泪水汇成江河,难以抑制。结尾“总教风停木静乌飞去,孝子愁心终不磨”表达出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孝子的哀思和孝心永不消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展现了孝子对亡亲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114)

柯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卒于宪宗成化九年,年五十一岁。性高介,邃于文学

  • 字:孟时
  • 号:竹岩
  • 籍贯:莆田城厢区灵川镇柯朱村
  • 生卒年:1423—1473

相关古诗词

寿萱堂为城东顾彦真知事题

庭前不肯种凡草,种得萱花长自好。

欲教慈母百忧忘,期与萱花同不老。

画堂沈沈春昼长,母有欢颜花有香。

山中风味亦不恶,频羞鱼笋侑霞觞。

今年暂与萱花别,起应天书向金阙。

得官便尔买舟归,为念倚门鬓如雪。

鬓虽如雪未足惊,喜见儿归衣锦荣。

从今百岁永相保,日日花前笑语声。

呜呼人生老大儿可托,不种萱花心亦乐。

形式: 古风

挽赠安人刘节妇

刘家贞妇翁家女,德耀共姜乃其侣。

夫在黄泉子在怀,自掩霜帏泪如雨。

酸在眉兮痛在肝,寂寞孤灯照影寒。

幽花不识春风面,劲草何愁夕露漙。

于今埋玉苍山侧,风雨年年土花碧。

芳魂已逐尘散亡,苦节尤为人叹息。

人生何用计脩促,但得留名死亦足。

承家况有子读书,高步云霄簉鸾鹄。

昨日焚黄丘陇前,日月垂光耀九泉。

呜呼守节从来庆多有,失节事人天所丑。

形式: 古风

乌石松涛为陈廷威作

乌石山高不可跻,梵王楼阁苍云迷。

长松落落数千尺,短松亦与悬崖齐。

山中一夜西风作,怒卷涛声泻秋壑。

梦回误听蛰龙飞,便欲乘之上寥廓。

形式: 古风

送处士吴祥著还莆

翰林吉士登科早,最喜岩翁年未老。

春风迎养来京师,长日怡怡在蓬岛。

秋深勿忆故园山,便向河头买棹还。

随云暝入黄芦渚,乘月寒过碧草湾。

到家想及隆寒候,石窗依旧梅花瘦。

樽中有酒醉复醒,尘世从教触蛮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