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种陇头树,东风都合吹。
未应造物者,偏在向南枝。
这首诗名为《问梅》,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张昱。诗中以“陇头树”为象征,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普遍现象:东风吹拂,无论南北,皆能触及。然而诗人却提出疑问,为何这东风偏偏对向南的树枝特别眷顾?这似乎暗示了诗人对于命运不公或个人际遇的感慨,暗含了对人生偏向与选择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元明之际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不详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五色云间鹊,今朝忽放声。
绕檐飞不去,亦是喜新晴。
为贪真境好,每到即忘归。
叩齿漱明月,清光生羽衣。
愚者昧其觉,贪生还一梦。
不见餐霞人,唯见古时洞。
一代风流尽,丹青付此君。
忍将湘浦泪,更洒九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