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斋歌为俞季郎作

浊醑一觞歌一曲,人生两事亦云足。

来日苦短去日多,有酒不饮欢不歌。

吁嗟人生奈乐何。

床头有金瓶有粟,终日忧生犹不足。

侬今不饮有何欢,侬若不歌便当哭。

生不必逢李太白,亦不必逢贺知章。

今人岂必古人让,不见西良俞季郎。

季郎胸中一物无,斋头黄卷与青壶。

閒来对酒发长咏,歌罢墙头又自沽。

不署苦吟先生,不狎高阳酒徒。

季郎自用季郎法,咽喉长润腹不枯。

长鲸一吸千江水,老蚌一喷万斛珠。

醉来不蘸张颠发,百番溪藤信手涂。

季郎不苦胡为乎,世间清福须人享,瓶罂有材亦有量。

老而材寿酒性悭,我对季郎空技痒。

冷斋无事学枯禅,冻盎梅花兀相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俞季郎为题,描绘了其独特的饮酒、读书和创作生活。诗人通过对比“来日苦短去日多”的人生哲理,强调了及时行乐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俞季郎这种自由洒脱生活方式的赞赏。

诗中提到的“床头有金瓶有粟”,象征着物质的富足,但即便如此,俞季郎仍然感到“终日忧生犹不足”,这反映了他对精神追求的渴望超过了物质享受。接着,诗人通过“有酒不饮欢不歌”和“来日苦短去日多”这两句,强调了珍惜当下、及时享受生活的态度。

俞季郎的形象被描绘为一个不拘泥于传统规范、自由自在的人,他既不追求文人的苦吟,也不沉溺于酒徒的生活。相反,他用自己的方式享受生活,无论是饮酒还是读书,都能从中找到乐趣。诗中提到的“长鲸一吸千江水,老蚌一喷万斛珠”等比喻,生动地展现了俞季郎在艺术创作上的豪放与才华。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俞季郎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在面对相似境遇时内心的遗憾。通过“我对季郎空技痒”一句,诗人流露出了一种未能亲身体验到这种自由自在生活的遗憾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俞季郎独特生活方式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质与精神平衡的思考。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羽甫小影

昔别江头看晓晖,君从江北望余归。

琼海迢迢音信稀,思而不见重依依。

见君纸上是耶非,须眉欲动韵霏霏。

迫而叩之声息希,无言无语自按徽。

如何觌面乃相违,徙倚沈吟兴遄飞。

七弦在手倩君挥。

君如顾我笑微微,我已潸然泪满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题高公先画

昔我骑秃驴,关山几万里。

当时只叹行旅苦,岂知身在画图中。

览图始知行旅好,在家宁免絷樊笼。

木叶落,小亭空,短桥东复东。

霜凄露正浓,敲诗谁是骑驴翁。

形式: 古风

大方伯王公平寇歌

枭雏叫风古木恶,火光迸地贼星落。

高牙卓处斗帐悬,八面旗门仗鼓角。

炮声一响贼移营,贼酋早向营前缚。

零星部落半无主,羁鸟吊巢鱼泣釜。

一阵风吹栅烬灰,化作营前乾白土。

马前将吏走如飞,急传令箭解重围。

村村擂鼓赛神酒,驮著牛车牵犬归。

形式: 古风

过石门访王尧韭新居

钟鼓楼前吹画角,烟火家家遍城廓。

太守祠荒径草深,居士披裘恒带索。

数武方塘接敝庐,相过不用唤篮舆。

登堂把臂忘宾主,楸局桐徽问古书。

未论胜具雅非一,交情不与流莺匹。

懒将笑语媚时人,生成一片崚嶒骨。

素业难凭清吏遗,青缃自是侬家物。

环堵萧然不是贫,布袜方袍野葛巾。

移泉不问晴和雨,听鸟常同昏与晨。

老子生来有洁癖,海南独恨少茶宾。

三日门前无履迹,便遣平头走通刺。

先生蓬巷雀张罗,居士萝轩门是席。

我从挟策望燕阍,君亦移家向石门。

石门确确石径滑,虚庭无瓦草依垣。

匡床祇有残书帙,客来何处话琴尊。

问君扩落胡为尔,吞声嘿嘿不敢言。

自古世途多偪窄,劝君舒眉莫戚戚。

沧海有日碾成尘,深谷须臾变邱垤。

胡为坠地七尺身,不寄四方寄四壁。

我今浮海即为家,君今无家亦似客。

大地何分南北居,我身仍是去留宅。

世情厌故不厌新,贺君且结石门邻。

蜗牛行处头戴屋,人生随寓可安身。

石门石门何嶙峋,门前沙井清粼粼。

愿将一掬清泠水,且浣舍田耳畔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