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入夜云来宿两窗,明朝云去照三湘。
也知远岫无心出,解后为霖亦不妨。
这首诗描绘了云彩在夜晚与白天的不同状态,以及它们对自然景观的影响。首句“入夜云来宿两窗”生动地展现了夜晚云彩聚集的情景,仿佛云朵在窗户间安歇,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次句“明朝云去照三湘”则展示了云彩在第二天清晨散去,阳光洒满三湘大地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也知远岫无心出,解后为霖亦不妨”则表达了诗人对云彩和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诗人似乎在说,他知道山峰不会因为云彩的出现而移动,即使云彩化作甘霖滋润大地,也不会影响山的静默。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洞察,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云与自然、云与人心之间的微妙关系,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哲理,是宋诗中的一篇佳作。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刘郎写照妙通神,三老图成又一新。
只道老韩同传好,被人指点也愁人。
几年陵谷变迁中,壮岁回头已秃翁。
狂客彩笺犹吐凤,佳人锦瑟罢移鸿。
衣冠复古多新制,尊俎论文有旧风。
极目干戈无事日,车书重见万方同。
荒耽诗句枉劳心,忏悔莺花罢苦吟。
也不欠渠陶谢债,夜来梦里又相寻。
一色千峰翠作围,忽然齐换紫绡衣。
客来欲识楼中景,祇等金鸦浴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