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舟中寄张外史》是明代诗人卢大雅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乘舟行于春日江上,与友人分别的情景,以及对故乡山水的深切怀念。
首联“棹郎催踏春溪舫,阻我辞君散木亭”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春日溪流中前行,船夫催促着船只前进,而诗人却因即将与友人分别而心绪难平,仿佛连船行的速度也阻碍了他与友人的离别。这里的“散木亭”可能象征着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地点,其“散”字暗示了分别之意。
颔联“江水未应春去涨,乡山偏向别时青”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故乡景色的感慨。江水似乎并未因春天的离去而上涨,但故乡的山峦却在离别之时显得格外青翠,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烟波钓艇新冲雨,河汉仙槎旧犯星”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眼中的自然美景。雨后的烟波之中,钓鱼的小船刚刚出航,河汉(银河)上的仙槎(传说中仙人乘坐的木筏)似乎又在旧日的星辰下航行。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向往。
尾联“输与仙都吉居士,一帘山雨听鹅经”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他羡慕仙都(传说中的仙境)中的居士,能够在山雨中静听鹅经(可能指鹅的叫声或某种与鹅相关的经文),享受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向往之间的矛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故乡和理想生活的复杂情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