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大监

君不见汉业已定犹勒兵,白登坐困师无名。

席门先生计无误,黠虏不得窥平城。

论功自合班人杰,盖世拔山威尽折。

漫誇勋业是韩彭,我出六奇秦项灭。

后来汉道如衰周,德尊一代陈太丘。

二方相继厉名节,不顾羔雁真善谋。

雪霜贸贸年芳改,凛凛松筠见风采。

豺狼当路狐狸号,独有孤鸿横四海。

至今逸韵传清商,云和之瑟弦高张。

耳孙磊落天下士,大才有出皆其长。

胸中万卷饶丘壑,鲜取遗音叩寂寞。

一朝解组又弹冠,出处无心付天乐。

我辈等是风月人,昔也同闬今为邻。

不妨对语味如蜡,扰扰万事从横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诗以汉代历史为背景,通过对比汉高祖刘邦的军事策略与陈太丘的道德典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时局的感慨。首句“君不见汉业已定犹勒兵”暗指刘邦即使功业已成,仍保持警惕,与白登之围呼应,强调了军事智谋的重要性。接着,诗人赞扬席门先生(可能指陈太丘)的深思熟虑,使得敌人无法侵犯平城。

诗人进一步指出,尽管韩信、彭越功勋卓著,但真正的英雄应如陈太丘般以德服人,以“我出六奇秦项灭”暗示陈太丘的智慧足以终结强秦。接下来,诗人将汉朝与衰周相比,赞美陈太丘的高尚品德和节操。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个人感慨,赞誉陈太丘的后代子孙皆有才德,他们虽身处乱世,但仍能坚守清高,不随波逐流。诗人自己则表示,作为风月之人,他与陈太丘虽身份转变,但仍能保持君子之交,品味人生。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深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寓含哲理,体现了宋词的婉约风格。

收录诗词(177)

周麟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说江宁人。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

  • 字:茂振
  • 籍贯:泰州海陵
  • 生卒年:1118—1164

相关古诗词

终风行

北风驾寒万窍号,声如八月江上涛。

又疑大鹏上青霄,南溟水击抟扶摇。

昆阳阵败虎豹嘷,撼城飞瓦千兵逃。

焚轮夜起狂终朝,直忧卷屋掀重茅。

我居门巷如荒郊,衾无缋罽裘无羔,苦寒猎猎吹缊袍。

笑引藤樽漱浊醪,不妨高卧醉陶陶。

梦骑天马腾长飙,睥睨玉台阊阖高。

风声诗兴两斗豪,醉中一扫白云谣。

形式: 古风

苦热行

君不见浣花老翁初作掾,触热簿书尘满案。

坐曹束带总不能,但欲赤脚踏层冰。

又不见青莲居士金门客,懒摇白羽巾挂壁。

有时裸袒青林中,只知露顶洒松风。

二子英规凛千古,笔夺造化驱风雨。

如何避暑如避仇,叫呼竞作惊人语。

是身本与天地同,要当扪腹无弗容。

世间冷煖翻覆手,焉用夷隘惠不恭。

我方穷居度炎热,火云烁山金石裂。

一读清诗百念空,炯若冰壶浸明月。

形式: 古风

表兄知府郎中张公挽诗三首(其三)

自是吾宗出,金兰臭味同。

彯缨联北阙,抱椠踵南宫。

去国邮书密,还乡巷辙通。

讵知生死隔,回首一弹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表兄知府郎中张公挽诗三首(其二)

淼淼沅江路,犹迟皂盖临。

但疑三甲起,那识二毛侵。

北海樽罍在,南园草木深。

水亭风月夜,八咏想遗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