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忆庚子旧事》由晚清政治家袁世凯所作,其内容深沉,情感丰富,展现了作者面对国家危难时的忧国忧民之情与坚韧不拔之志。
首联“八方烽举古来无,稚子操刀建远谟”,开篇即以“八方烽举”描绘出庚子年(1900年)全国上下动荡不安的局势,用“稚子操刀”比喻年轻将领或士兵勇敢地承担起保卫国家的重任,展现出一种少年英雄的气概和决心。
颔联“惭对齐疆披枳棘,还临燕水补桑榆”,进一步描述了作者面对边疆危机时的复杂心情。齐疆、燕水分别指代北方边疆地区,作者自谦地表示面对这些困难时感到惭愧,但同时也表达了他愿意挺身而出,为国家的安定贡献力量的决心。
颈联“奔鲸风起惊魂梦,归马云屯感画图”,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奔腾的鲸鱼在狂风中翻滚,象征着国家动荡的局面;归来的云彩聚集,仿佛是希望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未来的期待与感慨。
尾联“海不扬波天地肃,共瞻日月耀康衢”,总结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和平稳定的渴望。海不扬波象征着国家的安宁,天地肃穆则体现了人们对国家安定的敬畏之心。最后,“共瞻日月耀康衢”则寄托了作者对未来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表达了全体国民共同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
整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在国家危难时刻的担当精神,也体现了其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态度,是一首富有时代特色和个人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