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追风岂无策,持斧有遐想。
凤去留孤根,嵓悬非朽壤。
苔斑自天生,玉节垂云长。
勿谓山之幽,丹梯亦可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羊士谔的《野夫采鞭于东山偶得元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感受。
"追风岂无策,持斧有遐想" 表示诗人在追逐风景时,虽然没有具体的计划,但内心充满了悠远的幻想。手持斧头,他似乎在准备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凤去留孤根,嵓悬非朽壤"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观,其中凤凰虽已离去,但仍留下了它存在的痕迹。山石悬空,却不显得陈旧而是生机勃勃。
"苔斑自天生,玉节垂云长" 这里形容的是地面上的苔藓自然而生,没有人工雕琢。而“玉节”可能指的是竹子,它们修长而下垂,如同挂满了云朵。
"勿谓山之幽,丹梯亦可上"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即使是深山也不可认为无法攀登,因为总有一条通往顶峰的路——“丹梯”在这里象征着通往真理或成功的一种途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追求自由和向上精神的主题。
不详
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
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
鶗鴂流芳暗,鸳鸯曲水平。
归心何处醉,宝瑟有馀声。
马嘶芳草自淹留,别馆何人属细侯。
仙杏破颜逢醉客,綵鸳飞去避行舟。
洞箫日暖移宾榻,垂柳风多掩妓楼。
坐阅清晖不知暮,烟横北渚水悠悠。
爽节时清眺,秋怀怅独过。
神皋值宿雨,曲水已增波。
白鸟凌风迥,红蕖濯露多。
伊川有归思,君子复如何。
琥珀杯中物,琼枝席上人。
乐声方助醉,烛影已含春。
自顾行将老,何辞坐达晨。
传觞称厚德,不问吐车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