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游南汰二首(其一)

小雨沾秋旱,清曦霁晓氛。

山留归壑水,风送过江云。

碧瓦觚棱出,黄茅兔径分。

高僧似相喜,茗饮话殷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小雨滋润了秋季的干旱,清晨的阳光驱散了早晨的雾气。
山峦留住归巢的溪流,风儿吹送着江面上的云朵。
青绿色的屋瓦显露出曲折的边缘,黄色茅草丛中的小路清晰可见。
高僧似乎对此感到欢喜,热情地邀请品茗交谈。

注释

小雨:形容细小的雨滴。
秋旱:秋季的干旱天气。
清曦:清晨的阳光。
霁晓氛:驱散了早晨的雾气。
归壑:回归山谷的溪流。
风送:被风吹送。
碧瓦:青绿色的屋瓦。
觚棱:屋瓦的边缘。
黄茅:黄色的茅草。
兔径:兔子出没的小路。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
相喜:感到喜悦。
茗饮:品茗。
殷勤:热情周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宁静。小雨过后,秋天的干旱得到缓解,而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给大地带来了新的生机。山间留下的小溪潺潺流淌,与风一道送来江边的云彩相呼应。

“碧瓦觚棱出,黄茅兔径分”两句,通过对屋顶青瓦和野径中黄草的描写,展示了秋天特有的色彩与生态。高僧(指佛教高僧)与诗人相聚,对彼此都感到喜悦,共同品茗,谈话之间显得格外亲切。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写和人际交往的温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和人间真挚情感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其三)

云影曚昽日洒晖,金湖西畔晚阴微。

渔舟缭绕青山去,枫叶追随白鸟飞。

摩诘家风非世有,渊明心性与时违。

近来病瘠连诗瘦,翻爱西台字样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其八)

迢迢山势去委蛇,林木东头见荻陂。

疏竹依岩秋迸笋,病桑经火雨生枝。

草侵药种多难辨,土拨松苗欲自移。

照眼谁家几枝橘,出篱丹实正离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其一)

湖外干戈半绿林,湖边葭薍晚森森。

风霾未放远山出,岚气又连凄日阴。

世乱且同吟啸乐,时来终快扫除心。

天寒况是开炉近,应有佳人赋藁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其五)

翠壁苍崖水外山,山头茅舍两三间。

夜窗明月来临卷,昼户清风为启关。

霞绮障秋惊老眼,酒红潮面发衰颜。

集英一梦如今觉,犹忆当时晓趁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