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其二)

不露文章世不惊,由来天亦厌虚名。

弦歌夫子穷将圣,风雅灵均死独清。

其道卷怀何足恨,斯文得与岂无情。

长歌独坐沧浪水,休说他年起濯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杂兴(其二)》是宋末元初诗人方一夔所作,通过“不露文章世不惊,由来天亦厌虚名”两句,开篇即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诗人认为真正的才华无需刻意显露,自然会受到世人的瞩目;而上天也厌恶那些徒有虚名之人,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接下来,“弦歌夫子穷将圣,风雅灵均死独清”两句,运用典故,以孔子和屈原为例,进一步阐述了追求道德完善和精神高洁的主题。孔子在困厄中仍能保持圣贤之德,屈原虽遭贬谪,却坚守清白,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其道卷怀何足恨,斯文得与岂无情”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坚持道义、追求真善美的决心,即使遭遇不公或误解,也不应感到遗憾,因为能够与高尚的学问为伴,本身就是一种情感上的满足。

最后,“长歌独坐沧浪水,休说他年起濯缨”两句,描绘了一幅孤独而自由的画面,诗人独自坐在沧浪之水旁,长歌当哭,表达内心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即便是在平凡或艰难的日子里,也要保持清洁、纯净的心灵,不被世俗所染。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方一夔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保持独立人格和高尚情操的决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兴(其三)

青山相对总仪刑,人世浮华隔几尘。

厚味不知菘韭薄,旧衔那似菊松新。

银罂豹血争刘项,翠釜驼峰死虢秦。

大抵危机随富贵,不曾粘著退閒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杂兴(其四)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

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

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

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杂兴(其五)

天地生生不尽仁,惟梅先得一年春。

花神铨次初编谱,月老庄严妙写真。

索笑暗添风度爽,嚼香清洗肺肝尘。

莫嫌删后多题品,自二南来有几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予家世居富山久矣世有隐德老坡所谓我家韦布三百年惟有阴功不知数盖类是也因作此以记其实且以勉族氏子弟云(其一)

自有乾坤有此山,嘉名久矣落人间。

吐吞云雾景千变,森秀松楠翠四环。

肯并贵溪争显达,应同愚谷耐坚顽。

山人尽得清吟趣,芳杜香荪不厚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